【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天發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60%,雖是連4個月低於2%通膨警戒值,年增率卻是4個月最高,主因8月楊柳颱風豪雨造成農損,蔬菜價格年漲10.90%,17項重要民生物資漲幅2.32%,也創一年半新高。外食、房租漲勢未歇,惟漲幅較7月收斂。
美國關稅效應是否外溢影響台灣物價?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關稅對全球經濟雖有影響,美國若因此物價上漲,台灣從美國進口商品對國內物價會有外溢效果,但國際農工原物料因需求疲軟下跌,會抵銷漲勢,且原物料下跌力道會較大,判斷關稅對國內物價影響不大。
8月CPI單月漲幅達0.46%,主要是蔬果受7、8月接連颱風豪雨影響,量減價揚。因去年8月也有颱風,高基期之下,8月CPI較去年同月年增率1.60%。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1.74%,已連續17個月低於2%。
外食費從去年11月起,已經連續10個月漲幅大於3%,8月外食費漲幅仍達3.34%。曹志弘表示,由於商品類價格收斂,加上電價沒漲,研判外食費漲幅應不會明顯擴大。
房租漲幅從2022年7月以來年增率都高於2%,8月年增率為2.29%,較7月年增率2.33%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