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數發部新任部長林宜敬9月1日上任,業界出身的他,最明白台灣軟體產業痛點,上任要務之一,就是「改善台灣軟體產業生態」;而從國家發展角度來看,數發部不但要為台灣建構「主權AI(人工智慧)」,更要積極參與國際數位標準制定組織,讓台灣企業成為商業領域中的「First Mover」(先行者),走在全球數位經貿領域的最前端。
台灣有許多軟體企業,但規模很難壯大,主要原因就在於台灣企業主經常要求軟體服務客製化,軟體業很難單賣統一規格的「產品」,這就會對獲利帶來影響。
林宜敬說,「你看過台灣企業要求微軟客製化嗎?沒這回事,反而是國內公司經常要軟體業者改。所以,我希望改變台灣軟體生態,這不單是供應方必須改變,需求方也要改變。」
「我希望用configuration(參數設定),取代customization(客製化),台灣軟體產業獲利才會高。」林宜敬說,軟體開發成本相當高,如果能用「產品」或「模組化產品」方式銷售,才能帶動軟體產業獲利。
林宜敬也提出要透過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等5大政策工具,提升軟體產業量能。「這5大政策工具是有順序的,為什麼要先給算力?因為算力很貴」。
林宜敬表示,將積極推動台灣主權AI語料庫,「快的話半年,最慢的話1年,就可以把這個語料庫建起來」。讓台灣AI新創團隊有足夠訓練資料,確保人工智慧模型具備台灣觀點。
AI新創應用多如牛毛,到底哪個產業會率先積極導入AI呢?林宜敬觀察,「我們目前最看好的就是生技、長照、日照中心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