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有關「三大阿僧祇劫」之意涵的釐清與釋疑(十二)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2025.08.24
52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在前兩周的文章中,我從傳統解脫道之修學位階與修證次第切入,同時結合天台「六即佛」的修證層次與義理,簡要而完整地為大家解析與說明了,為什麼成就圓滿佛道必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總而言之,要成就圓滿佛道就必須要斷除一切的無明煩惱,而且要「功德圓滿」,不但能夠自我解脫,還要能夠應機說法,普度眾生,就如大乘菩薩道「四弘誓願」所揭示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實在講,要真正落實圓滿四弘誓願,到最終究竟成就無上佛道,花費「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真的並不算長。

反觀我們凡夫從無始以來,被無明煩惱牽引及驅使,在生死大海中糊里糊塗地流轉沉浮所消耗的時間,早就超過無數個三大阿僧祇劫了,可是我們卻不曾有一絲一毫的恐慌或遺憾,這一點大家有認真地思考過嗎?沒有!這不是很奇怪嗎?因此,「三大阿僧祇劫」究竟是長、還是短?這根本不是問題之所在,而是我們有沒有讓生命與時光平白地消逝?或者是有沒有讓時間過得有意義與價值?這才是問題的重心。有了這一層深刻理解,大家再重新面對「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路,就不至於覺得那麼遙不可及而望洋興嘆了。

《雜阿含經》中的「古仙人道」譬喻之啓發(續)

此外,在上周的文末,我特別引述了《雜阿含經》中「古仙人道」的譬喻,來與各位讀者共勉。佛經裡面的這一則「古仙人道」譬喻故事,蘊含著非常深刻的教育啓發性,內容非常微妙深遠,我們應該要好好地深思及體會其中的密語奧義。釋迦牟尼佛將斷除無明煩惱而證得涅槃解脫的修證之道,稱之為「古仙人道」,意指佛法的菩提大道並非釋迦牟尼佛他一個人所獨創與獨行,而是在古早的久遠久遠劫之前,就已經有無數的「仙人」——亦即「覺者」與「修行者」,都同樣經歷過這樣的一條修學與修證之道了,所以稱之為「古仙人道」。

透過「古仙人道」這一個名稱,釋迦牟尼佛明白地指引出此一修學佛法的歷程與修證的次第,並不是哪一尊佛或是哪一個人獨自創造或發明的,它是過去諸佛(古仙人)早就已經走過的,而且現在諸佛正在力行實踐,未來諸佛也必將修持的。就解脫道與菩提道而言,此一佛法修學之道是「法爾如是」的,是佛法從本以來的修學歷程與修證次第。任何一位覺者與行者,不論他是出生於哪一個時代,也不論他是生活於何方國土,乃至不論他是宗奉何種信仰,只要他想要徹底斷除無明煩惱、獲得涅槃解脫乃至度化一切眾生,他都必須遵循此一佛法的「古仙人道」,然後確實依教奉行以及身體力行。

此一「古仙人道」之另一層面的啟發是,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古聖先賢、歷代祖師以及當代大德,已經為我們慈悲開示了修證佛道的次第、規式,樹立了模範與榜樣,而且是一套全面而完整的修學架構與修證次第。因此,我們已經不需要再浪費生命,漫無目標地跌跌撞撞與尋尋覓覓,猶如蒙著眼睛盲目地摸索生命的出路,而是目標明確地發心上求佛道——亦即「古仙人道」,我們只需要步上諸佛、菩薩、古聖先賢、歷代祖師走過的軌跡,一步一腳印,終究可以圓滿佛道,何樂而不為?我們可以效法趙州禪師,八十歲的高齡仍然外出行腳,尋師訪道,也可以效法善才童子五十三參,廣泛親近各個不同領域及背景的善知識,向他們問道請法;然後深入經藏聞思修、依教奉行戒定慧、解行並重、福慧雙修,而且要能夠持之以恆、鍥而不捨。

想到釋迦牟尼佛所親身證悟的「古仙人道」能夠傳承至今,而我們又何其有幸能夠聽聞、讀誦、受持、頂戴奉行,我們要發自內心至誠頂禮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西方淨土阿彌陀佛、十方諸佛、文殊、觀音、普賢、地藏、彌勒等諸大菩薩、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古聖先賢,佛陀的十大弟子、龍樹菩薩、提婆菩薩、世親菩薩、無著菩薩、鳩摩羅什三藏、真諦三藏、道安大師、智者大師、達摩祖師、慧能大師、玄奘大師、不空三藏、義淨三藏等等,以及當代佛門大德,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弘一大師、印光大師、星雲大師等等,由衷地感謝祂們為後世眾生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經典寶藏、經論注疏,以及修行的指引與典範。有諸佛菩薩與三寶的加持,我們不應該徬徨,而是將佛法付諸實踐,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勇往直前。(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