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很重要】魚與熊掌一把抓

文/有用廚房 |2025.08.20
50觀看次
字級

文/有用廚房

吃納豆時,朋友說:「那麼噁心的東西,你一定是為了健康才吃。」其實不是,吃納豆是為了享受它的風味,還有品嘗黃豆發酵過程的變化而吃。它可以單吃,也可配搭黃芥末、醬油、海苔、少許豆腐乳或自製紫蘇醬,像極了成人版的扮家家酒,至少我是上癮的。對照友人捏鼻嫌惡的表情,可以說是「一個納豆,各自表述。」

我們把吃東西的目的分成兩類,一類是吃「營養健康」的,一類是吃「快樂滿足」的。某些食物健康與快樂的功能兼具,有些則只占有其中一個元素或偏重一方,兩者的搭配比例自在人心,怎麼決定飲食與自身的關係,是每個人都要面對之事。

飲食的選擇,跟擇偶、求職、做人生每個重要抉擇相似,皆屬一體兩面,在經過一次次練習,會從新手初上路演化為自動化駕駛,且愈來愈了解自己的身體可以容納多少的Comfort food(療癒美食),這些讓人當下快樂舒爽的食物,在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在整天忙碌喧囂後,就會渴望有吃了會快樂的食物來滿足當下的口腹之欲,但借用電影《無間道》裡的經典台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足以解釋飲食選擇和承擔風險的關聯。

喜歡納豆的我,同樣樂在放縱於洋芋片的石榴裙下,並且尚無打算戒掉這個高油、高鹽的垃圾食物,因為健康重要,快樂亦不得少,僅幾片洋芋片就足以撫慰心靈的事,實屬高收益投資。

然而隨著年齡漸長,自知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體能和肌力更是一點一滴毫不留情地揮手遠去,若僅選擇營養價值低的食物,貪戀垃圾食物當下產生的快樂,混久了,可能也無力償還。因此,學習把各種新鮮食材,像是蔬果及奶蛋豆魚米飯,做成符合個人口味的佳餚,在滿足口腹之欲同時也得到心靈上的慰藉,豈不妙事,雖可能有些難度,但值得挑戰呀。

我們不是名廚、不經營餐館、不受美食家品頭論足,所以囉,甭管擺盤花哨精緻、食材稀有名貴、滋味出眾絕倫這些標籤,只要開始動手做,邊做邊嘗味道,做出自己滿意的料理,即可自頒「民宅米其林」、「居家500盤」!

至於洋芋片這類吃快樂滿足的東西,就少買兩包、少吃兩次、少吃兩片,限量的魅力可能更大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