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三日的第二波涉及七位立委的罷免投票之外還有一項重要投票,就是攸關台灣能源發展和電力政策的核三重啟公投。這兩日來,反對核三重啟的民進黨大力鼓吹,也有更多的民間團體站出來呼籲民眾支持核三重啟。在非核家園的口號下,台灣的綠能不足且弊端重重,年年補貼台電,還得承受漲電價之苦。
這段期間內,中選會舉辦了五場發表會,正反兩方充分陳述意見。反核立場的人只是一貫認為核能不安全,核廢無法處理,核三廠的耐震係數也不足。其實這些理由似是而非,不堪一擊,核電用了都四十年了,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民進黨長期以來就是受利於「非核家園」的所謂進步口號,在政治上占盡了便宜。
除了周春米、莊瑞雄站在地方上的角度,訴諸情緒的說「放核廢料四十年、屏東人是二等公民嗎」、「屏東人沒有虧欠台灣社會」,請問哪一個縣市的人就虧欠台灣社會了?大家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都是生命共同體,沒有誰欠誰。台北縣民也曾經是核一、核二廠的居民,他們有哀怨過嗎?台灣的核能從來就沒有造成任何災害,附近居民也沒有因為核輻射而遭到集體症狀的證據出現。
最好笑的是經濟部長郭智輝,他認為超過七成恆春居民支持核三是因為有回饋金,「把敦親睦鄰費拿掉,看他們支不支持?」這樣的說法,不僅侮辱恆春居民,也有失經濟部長站在能源主管機關的專業身分與格調,還辯稱他站在科學角度發言。敦親睦鄰費正是經濟部為了回饋地方的政策,沒見過如此自打嘴巴的失格部長。
賴清德總統也以黨主席身分在中常會喊話說,「安全是科學問題,不是公投能夠解決的」,呼籲黨員投不同意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就大罵,既然公投不能解決,那是投心酸的嗎?賴清德也參加過「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就是希望核四要經過公投由人民決定,如今卻反對核三公投,確實很矛盾。而且賴總統似乎預告,就算公投過關,賴政府也不會重啟核三,就像蔡政府不甩「以核養綠」公投一樣。
而正方也提出許多意見,認為核電是世界潮流,也是台灣民意主流。不僅全世界已經把核電列為能源的基本發電,全球也掀起核電復興的浪潮;台灣更有超過六成六的民眾支持核電重啟。日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央大學教授梁啟源、前交通部長賀陳旦及核三的前任廠長等多位專家學者挺身出席「百人聯署挺核三,穩定台灣乾淨未來」,最具號召力。他們認為,「核安無虞,核廢有解」,為照顧台灣的產業及經濟發展,應讓核三重啟。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還提出一個說法,他說,政治清明做好環保就是一流國家,地方派系為綠電開槍爭奪資源財叫二流國家。其實,黑道和民代結合在地方上搶奪綠電資源,有的更是因為經營綠能賺得盆滿鉢滿。就知道不啟用核能對台灣造成的損害有多大。核三重啟只是讓台灣經濟恢復生機的第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