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去年全國約一千三百名血癌患者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每人健保花費平均一百多萬元。為了救治更多病人,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將從九月一日起,提高周邊血幹細胞移植健保給付,從目前千元增加至萬元,比照骨髓移植費用,增幅約十倍。
石崇良說,以往捐骨髓被稱為「抽龍骨」,從捐贈者取出骨髓幹細胞,過程疼痛,以致捐贈意願低落。目前可改用周邊血幹細胞,相對簡單,大幅提升捐贈數量。不過,現行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包括抽血、分離、回輸,每次僅給付一千至二千點。
日前健保共擬會通過調整方案,預計提高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費用,比照骨髓移植,給付一萬至二萬點,預估增加健保預算近一億元。石崇良表示,大幅調整給付金額,也希望讓更多血癌患者能接受移植治療。
石崇良指出,雖然健保提高給付骨髓、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費用,但捐贈者更為重要,若沒有人捐贈骨髓,所有一切都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