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與人生》敬業的好老師 教育出好學生

洪蘭 |2008.07.28
922觀看次
字級

朋友送我一個終生保固的背包,我興沖沖的用它裝了剛出土的鮮筍揹去母親家,誰知才用一次,縫頭處就脫線了,母親叫我馬上拿針線出來縫,說小漏不補,大漏補不了,我卻不願,心想拿回店裡去退,哪有用了一次就脫線的道理,太不甘願了。母親看我不動便自己拿出針線、戴上老花眼鏡來補,嘴裡說「時代不同了,像我們家那種民國四十三年的老電扇還可以用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那倒是真的,以前的東西可以用很久,我出國時帶了一個大同電鍋去煮飯,它跟著我跑遍全世界,現在還在我家廚房替我煮飯。不知為何,我喜歡這種忠誠可靠、敬業的老式作風,就像長城的磚,底部都刻有某保某甲某人製作,到現在兩千多年了,任憑風吹日晒雨打仍然存在,製作者留下自己的名字,一方面表示負責,一方面也是驕傲,「這是我的產品,從我手上出去的東西沒有瑕疵」。老一輩的做事一絲不苟,我父親的西裝,穿到他過世每一根線還是牢牢的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因為西裝內袋繡有裁縫的名字。

我正在懷古時,眼睛不經意看到桌上的報紙上登著今年台藝大進修學士班的英文入學考試題目跟兩年前(二○○六年)的一模一樣,一字未改,因為考古題有上網,因此馬上被學生告發。我看了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入學考試是決定孩子前途的重要考試,十年寒窗在此一試,不是一般的期中考。在古代,出這種差錯是要腰斬的,怎麼現在不把它當一回事了呢?出考題不是有出題費嗎?怎可如此搪塞了事?古人不是說「食人之祿,忠人之事」嗎?竟有老師如此偷懶、如此不敬業,實在太離譜了。台灣的教育走到這個地步真是可悲,也難怪學生對老師越來越不尊重。

從產品的不良看到製作人的不用心,再追溯到教育製作人的人本身的不用心,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社會水準往下滑的原因。芬蘭的教育部長說全球的精密工業願意來芬蘭投資設廠,因為他們敬業,敬業使他們的產品無瑕疵,品質的保證使他們零失業率。

教育是立國之本,沒有好的老師,哪有好的學生?當我們的老師對教育有搪塞了事的心態時,教育部不可不警惕了。



(本專欄隔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