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公布台灣最新對等關稅稅率為20%,總統府、行政院都表示是暫時性稅率。賴清德總統表示,後續談判將爭取對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圖為停靠在高雄港區進行裝卸作業的貨櫃船。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宣布對台對等關稅稅率20%,衝擊我國出口導向產業。我國工具機產業是「關稅海嘯第一排」,很多業者在6月搶出貨後,有的照常發薪,但有的改作3休4。台中市勞工局統計,目前有33家廠商487人放無薪假,以精密機械業為主。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表示,美國為我國工具機第二大出口市場,年平均出口值近4億美元,台灣產品以高性價比、靈活交期受青睞,但加徵20%關稅後,將重創價格優勢,對中階機與中小型業者衝擊大,恐流失市場與訂單;盼政府在後續談判中,爭取優惠關稅條件,並提出過渡期因應措施。
機械業 更關注匯率戰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說,美國是台灣機械設備最大出口國,稅率比日韓高出5個百分點,會讓台灣產業處境更艱難,恐怕得看著美國市場拱手讓人,但業界更關注「匯率戰」,盼政府在對美第二波談判能穩住匯率,不要犧牲台灣產業,還有機會補回來。
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祕書長溫宗諭說,中部工具機、水五金、模具等產業面臨匯率、關稅雙重壓力,不少廠商出現訂單下滑、減班休息、甚至被併購的處境;彰化已有沖床業者釋出可能裁員訊息。
車胎業者表示,台灣原仰賴「高性價比」爭取美國客戶,如今關稅墊高成本、壓縮利潤,等於把訂單讓出去,過去數月已有延遲出貨、暫緩洽談新訂單情況。
彰化水五金業年產值600億,7成外銷美國。生產衛浴商品的彰化鹿港詮偉五金總經理陳啟鋒說,面對高關稅、新台幣升值,無異是「雙殺」,目前關稅高於日韓,如果連大陸都低於台灣,業界就會很慘。
食品廠出口美國比例小影響有限,不過,食品廠關注一旦開放美牛豬雞等,美牛美豬相對不影響,但美雞開放不僅會影響台灣農民飼養羽數,也會衝擊飼料需求。
賴清德總統昨指示行政院長卓榮泰盡速將特別預算送到立法院,卓揆昨邀各部會開會研商,要求盡速檢討原有的930億元支持方案,以便下周送出特別預算。目前最終金額仍待部會盤點,額度上看千億。
特別條例 總統依法公告
至於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特別條例,匡列特別預算上限為5450億元,並明定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普發現金定於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總統府昨發布總統令,賴總統依法正式公告此特別條例。
此外,農經學者認為,依過去國際談判經驗,農業部會召集相關學者專家、業者評估衝擊、研擬對策,但這次可能是沒什麼談判籌碼,只能任人宰割,大家都幫不上忙。恐怕更落得「台美FTA」與「兩岸ECFA」兩頭落空,全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