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間
第一次在市場看到成堆的「豆莢」,就這樣散置攤前,乍看之下,我以為是鳳凰木的豆莢,定睛一看,猛然想起,是久違的「皇帝豆」。
過往,我總是直接到賣場買已剝好殼的皇帝豆,那一天,在傳統市場裡,我睜著大眼,心中不免嘀咕,到底哪來的?怎麼有這麼多的皇帝豆莢!小販看見我的驚訝,淡定地說:「這是自己田地種的,沒有農藥,吃這個很好,富蛋白質、鐵質、鈣質,人家都說這個是『鐵鉀武士』。」
當他還在說話時,我早已拿出袋子,打算買一些回去。我揀著、選著,完全不知該怎麼挑選。小販丟了一些進我的袋子裡,一邊說:「這個比較乾,這個摸起來很飽實,反正,怎麼挑都很好啦!現在是當季,剛從菜園裡載過來的。」
整個攤位就只有我一個客人,小販把所有皇帝豆可以烹調的煮法,都告訴了我:「吃潤餅時,煮熟放進潤餅裡,很好吃。包粽時,如果怕花生熱量高,把皇帝豆切小塊取代,也好吃。或是清蒸蘸點醬油也很健康。」不知不覺,我就挑了三斤。反正,價錢正便宜,吃在地,吃當季,支持小農,也算是我的理念。
回到家,我聽著音樂,一邊剝皇帝豆一邊和家人聊天。回想兒時,若貧血,富有的人家吃蘋果,我們這些務農的人,就吃一些豆類,也包括皇帝豆。
自己煮食的菜餚最健康,除了咀嚼它的營養與口感之外,我回想著小販和我說的那些話,鄉土又帶點知識性,也許向他們買農產品,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鼓勵,對我們來說,也最沒有負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