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貓貍小城 探訪豐富文史

文/田間 |2025.03.29
382觀看次
字級
走讀之後,回家再研讀羅福星的故事,也是旅行的一種學習。圖/田間
走進功維敘隧道,充滿濃郁的歷史感。圖/田間
1903年完工的功維敘隧道,是苗栗市區的亮點行程。圖/田間
苗栗不只有油桐花,山城的櫻花也紅得迷人。圖/田間
各種粿、粄製品,都是客家美食。圖/田間
苗栗市最大的廟宇玉清宮,主祀七丈六尺高的關公。圖/田間
元宵火旁龍活動,是苗栗最知名的傳統活民俗。圖/田間
晶瑩剔透的水晶餃,是客家美食之一。圖/田間

文/田間

初春乍暖還寒,偕友人同遊網紅口中「2小時就能遊畢」的苗栗。其實苗栗分北中南三地,各具特色景點和美食,特地安排兩天行程,除了去到熱門打卡景點的功維敘隧道、玉清宮,也品嘗了客家美食,欣賞漫山櫻花,無所不在的龍,期待著五月盛開的桐花……



春寒料峭,正是櫻花初綻之際,友人提議:我們不妨到山林去賞櫻吧!

大老遠從南部蒞臨苗栗,若只為賞櫻,不免有些可惜,於是順道查了資料,並事先規畫了兩日的苗栗市區行程,走讀山城故事。

走讀山城必遊景點

提及苗栗市區,兩個最知名的景點,莫過於功維敘隧道、玉清宮。隧道一旁,緊鄰著貓貍山公園,很值得一併遊賞; 而玉清宮一旁的玉清公園,亦是一座頗具特色的鄉土公園,逛完宮廟不妨再到公園散步走春一番。

功維敘隧道於1903年完工,目前隧道口的「功維敘」三字,還保留當日據時代當時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題字;隧道裡,設置有夢幻燈景和鳥鳴聲,走進其間,一股歷史與自然之感油然而生。

英雄雕像供人追思

出了隧道,持續往貓貍山公園前進,因苗栗古稱「貓貍」,故公園乃得其名。在這裡,最值得造訪的,便是櫻花林,也是此行最吸睛的重點之一。

昔日的抗日英雄丘逢甲、羅福星的雕像,也在此公園供後人追思,而其事蹟碑文,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這段幾乎快被時代湮沒的歷史故事。

宗教結合民俗活動

我騎著ubike前往玉清宮,這是主祀關聖帝君的廟宇,也是苗栗最大的廟宇,一旁的玉清公園,安置著一座七丈六尺高的關公神像,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廟宇公園。

更具特色的是,每年元宵,苗栗知名的火旁龍活動,都在玉清宮揭開序幕。截至2025年,火旁龍活動已邁入第27年了呢!難怪走在苗栗市區,處處可見「龍」的意象。此外,市區有一座天雲廟,也是南苗(苗栗市區分成北苗、中苗、南苗)在地的信仰中心。

細細品味深深體會

走在苗栗街頭,很容易看到各種彩繪壁畫、鄉土老照片,我邊走邊品讀,也慢慢認識了這座對我而言有點陌生的城市。

有人說,苗栗似乎沒什特色,然而,在我的旅行觀裡,卻認為:只要慢慢感受,萬物靜觀皆自得。就算部落客說,苗栗市區,遊二個小時就差不多了,我卻整整遊賞了近二天,還意猶未盡呢!

同時滿足心靈味蕾

除了心靈的感受,我也愛味蕾的享受。一早,我便到北苗傳統市場品嘗幾道美食。我的早餐是一碗水晶餃湯和水粄。粉白近似透明的水晶餃皮,包著饀料,是我在南部城鎮鮮少看過的。

至於水粄,我也幾乎不曾聽聞,而搭配著碎豆干、韭菜,混雜著品嘗,也是最道地的客家滋味。走著走著,我又看到艾草製成的客家菜包,也是美食呀!而美食的大宗,就在南苗的「水上人家」市集一帶。

苗栗,不只有山城的櫻花、五月的桐花、客家美食,走在市區,沒有煩囂的大城氛圍,卻有著一股寧靜的力量,等著我們慢慢去探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