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賴清德總統出訪友邦並過境美國行程確定延後,據了解,是內外部因素導致時程有變,而我方考慮延後賴總統出訪,時間點恰恰落在罷免投票結束後;知情人士指出,待風災和關稅等內外部因素處理告一段落,仍會持續規畫總統出訪。
外媒:美拒絕賴過境申請
總統府宣布,賴清德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但路透、英國《金融時報》(FT)及彭博資訊都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在中國大陸提出抗議後,美國川普政府已明確拒絕賴總統過境紐約前往中美洲行程的申請,擔心可能拖累與大陸貿易會談,危及潛在的「川習會」。有僑界人士證實說,賴總統的過境行程已經取消,時程確定延後;有涉外人士表示說,力挺台灣的國務卿魯比歐雖然主掌國務院和國安會,但還是由美國總統川普做最後決定。
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28日則在臉書上做出批評,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代表美國在面對台灣議題上,可以被霸凌到噤聲。
裴洛西說,希望川普拒絕賴總統過境,不代表美國對台政策將做出危險的改變。
外傳賴清德總統擬於8月出訪,訪問我中南美洲友邦國家,預計在8月4日和8月14日分別過境美國紐約和達拉斯;不過,《金融時報》引述3名知情人士表示,美方已通知賴清德總統,他無法在出訪途中過境紐約。
一名AIT發言人指出,台灣並未宣布賴總統出訪計畫,無從評論假設性問題;他重申美國政策不變,接待包含總統在內的台灣高層官員過境美國,完全符合美國長期的政策與做法。
據了解,對於美方的決定,總統府已決定取消此次出訪行程、確定延期,將研究未來是否有更好的時間點。
針對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川普拒絕賴清德總統出訪中南美洲期間過境紐約,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希望美方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
藍:台美外交重大警訊
外媒報導指美國總統川普拒讓賴清德總統過境紐約,在野一片質疑聲浪。藍委直指,無法踏上美國本土,這是台美外交重大警訊;綠委認為總統出訪不是小事,美方態度、看法都該顧慮。民眾黨則說,是否國安外交團隊事前資訊掌握不足、聯繫溝通沒做好,要深切檢討。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說,賴總統原要出訪友邦,只因美國不讓過境貿然取消,外交上對邦交國非常不禮貌,也對元首外交很不利,總統府應該要說清楚,衡量利弊得失,勿以南部災情為由倉促取消。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說,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幾乎都在上任後3個月內出訪友邦,並過境美國本土。一個當了一年多的總統無法過境美國中樞本土。
羅智強表示,歷屆政府辛苦經營的台美關係出現什麼變化,這是賴清德跟國安團隊必須嚴肅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