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海底 種出永續糧食 |2025.07.29 語音朗讀 5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義大利外海約6至10公尺深處,透明生物球構成的尼莫花園,正進行無土栽種實驗。圖/取自FB@Nemo's Garden 義大利尼莫花園以水下生物球栽種作物,超過40種植物在封閉穩定的微氣候中茁壯,包括羅勒、番茄、黃瓜與各式植物。圖/取自FB@Nemo's Garden 潛水員於義大利外海,安裝尼莫花園的透明生物球。圖/取自FB@Nemo's Garden義大利尼莫花園以水下生物球栽種作物,超過40種植物在封閉穩定的微氣候中茁壯,包括羅勒(圖)、番茄、黃瓜與各式植物。圖/取自FB@Nemo's Garden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義大利里維耶拉海岸的寧靜小鎮諾利(Noli)外海,一場翻轉農業未來的實驗正在悄悄進行。這裡不僅是潛水客的天堂,更是全球第一座水下農園——尼莫花園(Nemo's Garden) 的誕生地。這項創新計畫由潛水裝備製造商Ocean Reef集團創辦人塞爾吉奧.甘貝里尼(Sergio Gamberini)於2012年啟動,歷經十餘年實驗與改良,如今已成為結合永續農業、科技創新與氣候調適的國際典範。「這一切都來自一個瘋狂的點子。」甘貝里尼曾在受訪時表示。他原本只是想在夏日假期時,試著將農業與潛水結合,沒想到這個看似異想天開的構想,竟逐步成為應對未來糧食與氣候危機的創新解方。無土水耕栽培 種逾40種作物尼莫花園的核心是一座座安置於海底6至10公尺深處的透明生物球(biospheres),每顆球體如同縮小版的太空艙,直徑約2公尺、容納約2000公升空氣,靠海水的壓力與天然冷凝作用,自行維持穩定溼度與溫度。這些生物球運用透明材質讓陽光滲入,同時隔絕外部風浪與病蟲害,創造出一個封閉、可控、低耗能的植物生長空間。球體內採用水耕法(Hydroponics)進行無土種植,成功培育出超過40種作物,包括羅勒、番茄、黃瓜、蘿蔔與許多草本植物。研究顯示,在水下環境中栽種的作物,其葉綠素與抗氧化物含量顯著高於陸地版本,營養價值與香氣更為濃郁,羅勒葉的精油含量甚至高出3成以上。而這項水下農園的最大亮點之一,就是高度自給自足的永續設計。尼莫花園不需淡水灌溉,而是透過空氣中水氣與溫差自然凝結成水,自行供應植物所需;也不需使用農藥與化肥,避免對環境造成汙染。此外,系統全靠太陽能與風力運作,並由水下感測器與岸上控制中心即時監控與調整溫溼度、二氧化碳濃度等變因,維持穩定的生長條件。自給自足設計 減少資源耗損更令人驚喜的是,這些水下球體還吸引了大量魚群與海洋生物前來棲息,意外形成如同人工珊瑚礁般的生態庇護所。尼莫花園不僅不干擾海洋環境,還增添了生物多樣性,實現農業與自然共存的願景。在氣候變遷、土地退化與淡水資源短缺日益嚴峻的今日,尼莫花園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解方。其封閉、模組化的設計,能適應極端氣候或無法耕作的地區,如島嶼、海岸城市等。Ocean Reef團隊目前也持續測試不同氣候下的適應性與應用潛力,期望將這套系統推廣至全球更多需要糧食自給的地區,同時開啟海洋農業的新篇章。 前一篇文章 川普高關稅施壓 促泰柬衝突停火 下一篇文章 美對歐盟關稅降至15% 適用晶片、藥品 熱門新聞 01【詩】很遠的那邊2025.11.2402菲三好校園10年有成 399校倡和諧2025.11.2103北市府新壽解約 輝達落腳北士科定案2025.11.2204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交通工具4-42025.11.2105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2025.11.2106火龍果 藏天然寶藏2025.11.2107美施壓 料烏27日前簽停戰協議2025.11.2208【時光重逢】中華藝術陶瓷推手任克重2025.11.2109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交流文化、慈悲精神2025.11.2110【悅讀人生】弱肌阿媽動起來2025.11.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逐水草而讀書 學校跟著游牧童走習川熱線 對台議題各自表述俄烏和平架構 美烏協商更新 COP30落幕 氣候融資增至3倍川普促烏吞終戰協議 澤倫斯基:國家最艱難時刻無障礙狗公園 輪椅犬快樂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