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草而讀書 學校跟著游牧童走 |2025.11.27 語音朗讀 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喀什米爾季節性教室有露天及帳篷,方便上課、活動指導。圖/取自FB@Darash Dawood在喀什米爾高原,孩子們翻越山坡,只為抓住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圖/取自greaterkashmir在喀什米爾高山的季節性教室,老師隨著游牧家庭一路遷徙,確保學習不中斷,也讓文化與教育在山谷中延續。圖/取自fairplanet官網喀什米爾季節性教室有露天及帳篷,方便上課、活動指導。圖/取自PTI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地理環境與武裝衝突交織的喀什米爾高原,有一群游牧部落世代逐水草而居,每年沿著印控喀什米爾山區進行季節性遷徙。這樣的生活方式雖保留傳統文化,卻也讓孩童難以進入固定學校就讀,教育中斷成為困擾整個世代的難題。為了解決流動社群的受教權問題,印度政府與地方教育機構自數年前推動「季節性學校」(Seasonal Migratory Schools),將教室從城市搬到山谷,讓學習不再被遷徙打斷。每年4月到9月,游牧家庭會往海拔2000至3500公尺的草原遷徙放牧山羊與牛隻;冬季來臨後再南下回到低地村落。這種長達數百公里的遷徙距離,使得孩童若留在學校,便必須與家人分離;若跟著遷徙,又等於完全無法穩定受教。季節性學校的核心理念,是「學校跟著孩童走」。每年春季開始,政府會指派老師隨游牧家庭遷徙,在高山草原搭建簡易帳棚教室,有些地方甚至使用牧民空屋或臨時搭建的木棚當作學習空間。課程以語文、基本算術、科學常識與生活教育為主,也強調與部落文化相連,例如牧畜知識、自然環境觀察等,讓孩童能在文化與教育之間取得平衡。上課出席率提高 識字能力進步長年下來,許多游牧孩童在10歲以前便已經識字程度有限,甚至完全輟學。這樣的教育斷層不僅讓孩童難以脫離貧困,也使游牧部落成了喀什米爾教育落差最嚴重的族群之一。季節性學校的出現,為長期受遷徙限制的喀什米爾游牧孩童帶來翻轉命運的第一道曙光。根據地方教育單位統計,這些季節性學校成立後,游牧孩童的出席率顯著提高,識字能力也穩定進步。最重要的是,季節性學校重新建立家長對教育的信任感,讓更多家庭願意讓孩童接受完整學習。第一代識字者長大 帶知識回草原雖然計畫受到肯定,但季節性學校仍面臨諸多限制。例如:師資不足,願意到山上教書的老師極少,有些地區一年僅能安排一名教師負責整個山谷的孩童,加上物資匱乏,桌椅常因運送不易而短缺,孩童只能席地而坐;有些地區天候惡劣,老師無法順利抵達,甚至課程必須隨天氣調整。儘管條件艱難,季節性學校近年已在喀什米爾設立數百個教室,讓超過數萬名游牧孩童重新接觸教育。這些學校讓愈來愈多游牧孩童成為家族中「第一代識字者」,甚至有人在回到冬季村落後繼續就讀正式學校,另有也有部分學生未來選擇考教師證、護理、社工與地方行政工作,成為改善部落生活的重要力量。一位12歲女孩表示:「我想成為老師,把知識帶回部落。」她的話成了許多流動教師努力的最大動力。 前一篇文章 美啟動「創世紀任務」 攜手輝達衝刺AI算力 下一篇文章 高市稱日本沒有立場 認定台灣法律地位 熱門新聞 01【詩】很遠的那邊2025.11.2402菲三好校園10年有成 399校倡和諧2025.11.2103北市府新壽解約 輝達落腳北士科定案2025.11.2204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交通工具4-42025.11.2105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2025.11.2106火龍果 藏天然寶藏2025.11.2107美施壓 料烏27日前簽停戰協議2025.11.2208【時光重逢】中華藝術陶瓷推手任克重2025.11.2109金門縣文化局參訪佛館 交流文化、慈悲精神2025.11.2110【悅讀人生】弱肌阿媽動起來2025.11.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習川熱線 對台議題各自表述俄烏和平架構 美烏協商更新 COP30落幕 氣候融資增至3倍川普促烏吞終戰協議 澤倫斯基:國家最艱難時刻無障礙狗公園 輪椅犬快樂奔跑轉廢成寶 動物雕塑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