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哲思】讀書是最便宜的快樂

文/黃鎮 |2025.07.24
120觀看次
字級

文/黃鎮

時政評論家南方朔今年六月辭世,享壽七十八歲。他一生筆耕不輟,透過關注政局、洞察社會,在公共知識領域留下深遠影響。

回顧他的生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媒體上的犀利評論,而是幾句溫柔樸實的話語:「相較於其他事,讀書這件事最容易成功,因為讀書最沒有難度,只要肯讀,而這也是能最便宜獲得的快樂。」

這是他出自生命經驗的真誠告白,也是一則穿越時代的智慧啟示。

南方朔出生於南部貧苦家庭,自述「沒有別的資本」,之所以能翻轉人生,靠的是一生與書籍為伍,以閱讀為樂。他認為讀書不僅能培養思想,也能讓人在心靈上獲得富足與自由。這種快樂不需金錢堆砌,不靠外在娛樂,而是由心發出、由知養成的喜悅。

事實上,從古至今,讀書都被視為心靈最堅固的堡壘。

南宋文人朱熹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謂「源頭活水」,正是指閱讀與思考不斷輸入,讓心靈保持清明與新鮮。而在近代,美國總統林肯也曾感慨,他年少時家境貧困,但書籍讓他得以對抗孤獨與困境,最終邁向國家領袖之路。

讀書能改變命運,它不只是個人經驗,更是古今中外名人的共同歷程。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在流放貴州龍場期間,以書為伴、與自然對話,悟出「致良知」哲學,成為一代心學宗師。宋真宗〈勵學詩〉亦云:「安居不可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形象地道出讀書對人生的加值與回饋。

南方朔可視為這一個傳統的繼承者。他的評論文章博引群書,從歷史、政治、哲學、文學中汲取養分。這種閱讀深度並非學術炫技,而是他堅信唯有閱讀才能突破短視近利的觀點,建立寬廣的視野,筆耕出深刻而廣闊的版圖。

此外,諸如比爾蓋茲、馬雲等企業領袖,也都強調閱讀的重要。蓋茲每年公布「夏季書單」,馬雲甚至說:「我從書中學到比從商業中更多的智慧。」這些言行顯示,讀書非為功利,而是持續內化與沉澱的過程。

南方朔所說的「最便宜」,表面上指的是讀書的低門檻、低花費,卻也提醒我們,真正值得追求的快樂不在奢華消費、聲光娛樂,而在豐盈的心靈。

對於當代社會來說,這句話尤其具有啟發性。當人們愈來愈仰賴短影音、社群媒體來填補空虛,反而讓注意力分散、情緒疲乏。南方朔提醒我們,閱讀能讓人靜下來思考,與自己對話,與世界連結。一本好書只需幾百元,卻能改變我們對人生的理解。

對青少年而言,這句話也是一劑最好的價值針劑。在升學競爭與考試壓力之外,若能從閱讀中找到熱情,就會發現知識的趣味與思想的力量。

對成年人來說,書是走過人生低谷時的支撐,是重拾信心的鑰匙。對社會整體而言,閱讀風氣興盛的國家,往往擁有更高的文化素養與民主品質。

南方朔的一生不以名利為樂,不以權勢為傲,而是以一支筆和一間書房,守護知識的尊嚴與公民的良知。讀書是「最便宜獲得的快樂」,他提醒我們,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也許正是重拾快樂的起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