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視群雄 ——藤壺特異生殖器官

文/陳國勤 |2025.07.23
12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陳國勤

動物的交配方法受其生活模式所影響而變化萬千。行動能力強的哺乳類生物因雌雄相遇的機會高,大多進行體內受精。在無脊椎動物中,有很多生物為底棲生活而行動力極低,雌雄可相遇之機會極微。例如文蛤長期生活在泥沙中,根本不可能尋求可交配的對象,在此生活條件下,文蛤會把精子及卵子排放在水中,讓精子與卵子在水中結合成浮游的胚胎。

酷似貝類 不可移動



藤壺則是一種成體不能移動,以濾食海洋浮游生物為生的甲殼類生物。牠們有像蝦一般的身體,居住在自己製造的殼內,身體具有6對蔓足。在分類系統上,藤壺是甲殼亞門中之顎足綱的蔓足亞綱。藤壺為固著的生物,牠們的基底用藤壺膠牢牢地貼在岩石上而不能移動,牠們是怎麼進行交配呢?

可能你會問,藤壺是否會像文蛤一樣,把精子與卵子排放入水中,使兩者於水中結合呢?答案是不。因為藤壺生長在水流湍急的地方,倘若牠們把精子與卵子放在水中,卵子不易與精子相遇,也會因被水流沖散而難以結合。藤壺大部分品種是雌雄同體,一個個體中兼有陰莖及卵巢。

海洋潮間 無所不在



但藤壺會在不同時期長成雄性或雌性。當藤壺是雄性的時候,牠們會把陰莖伸出殼外,去探索當時為雌性的個體,並將陰莖伸入其殼中釋放精子使卵子受精。因藤壺無法移動,牠們的陰莖的長度可達身體長度的數十倍,如此才可搜尋到位在附近的雌性個體與其交配。以體型的比例而論,藤壺是在動物界中陰莖最長之生物。藤壺在海洋環境中無所不在,牠們的蹤影遍及潮間帶、珊瑚礁、淺海、深海,甚至海龜與鯨魚身上。

在岩石之高潮區,我們可發現有體型小小的小藤壺(Chthamalus屬),在中潮區可找到笠藤壺(Tetraclita屬),在低潮區可看見巨藤壺(Megabalanus)。在紅樹林之樹幹上可看見白脊管藤壺(Fistulobalanus),在珊瑚中,有共生的塔藤壺科,在螃蟹和海龜身上,常可見到龜藤壺(Chelonibia),在海豚身上可看見Xenobalanus,在鯨魚的身上或尾鰭上能見到鯨藤壺(Coronula)。在深海中,可找到鎧茗荷(Scalpellum),在漂浮的的浮球或垃圾中,可找到茗荷(Lepas)。

因藤壺交配中會把陰莖伸出殼外,比較容易觀察到,所以牠們是適於研究交配生態學的極佳生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