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文福
〈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是日治時代作家龍瑛宗的成名小說,內容主要在寫日治時代台灣人生活的困苦,並沒有對木瓜特別描寫什麼,「植有木瓜樹」,純粹只是當時社會實景的一個篇名。
木瓜樹在台灣山間、田野及庭園是很常見的植物,我家和鄰居家都有。
我家的木瓜樹,都是食用木瓜時挖出來的種子,隨意倒在圍牆外自然生長的。它們和我其他的庭院花草一樣,是我日常生活的好朋友!每天我們都緊密的相處在一起(主要是我整天在它們身邊打轉)。
木瓜樹邊結果邊往上長高,結了一兩次果之後,樹幹就長得老高很難採摘到木瓜了。
我的解決辦法是,把樹幹攔腰砍斷,讓它發芽長新株。木瓜樹是多年生植物,生命力非常強韌,老樹幹砍斷之後,很快會在傷口旁長出嫩芽;甚至砍過一次的樹幹,它隨時都會長出新芽,等你再把太高的二代樹幹砍掉,旁邊又已有第三代新株要開花結果了。
還有另外一種矮化木瓜樹方法,是將中空的樹幹下方縱向剖成四瓣,然後向外撐開,整株樹幹下壓變矮。這種方法技術性很高,不容易完美成功,因此我試過幾次之後就捨棄,都採用砍樹幹長新芽之法,雖顯粗暴,卻簡單有效。
砍斷法除了矮化有效率,還可促進結果。曾經有一棵木瓜樹,長得老高了,一直只開花不結果,我打算不要它了,便隨手把它砍了;沒想到它發新芽茁長後,就結了纍纍果實。
木瓜黃了,當然就是採摘食用,我將它縱向對半切開,用湯匙挖除種子,放入冰箱,任由家人隨時取食。
家裡植有木瓜樹,枝葉繁茂賞心悅目,又有美味可口的木瓜可食用,很是幸福!
以前日治時代,許多人三餐不繼,就算有滿樹的木瓜,也難以解決生活的困苦!
只能說我們很有福報,不是生在那悲慘貧困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