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康檢查結果正常,但身體還是不舒服,覺得頭暈脹氣」家庭醫學科醫師林美秀表示,如果有查不出病因的疲倦頭暈,應檢視壓力、飲食、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原因是出在「慢性食物過敏原」,例如雞蛋、牛奶,輕微的腹瀉不以為意,但不知不覺累積發炎物質,讓人「沒病卻不舒服」。
林美秀指出,食物過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於某種特定食物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誘發組織胺引發過敏症狀。有些人僅出現相當輕微的症狀,幾乎感受不到,所以不知道對什麼過敏?甚至驚訝竟然會過敏。食物過敏可能導致身體發炎,可能呈現慢性疲勞,甚至進一步增加罹患各種疾病的可能性。
林美秀以自己為例,曾有一段時間總是頭暈不適,以為是低血壓所致,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對「雞蛋」過敏。「牛奶、雞蛋、小麥」是臨床最常碰到的慢性食物過敏前三名,因為方便取得,幾乎餐餐都有,所以多數人不知道自己對這些食物過敏。
慢性食物過敏是一種低度但持續性的免疫反應,與吃堅果引發蕁麻疹的急性過敏不同,雖然不會立刻讓人休克,但會累積發炎物質,引發各種難以歸類的症狀。如果有找不出原因的毛病,可進行「過敏原檢測」解鎖身體警訊,就不用瞎猜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另外,過敏的發炎反應也會慢慢傷害血管健康,成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癌症的潛在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