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夏天雙腳處於密閉鞋襪,有時又遭逢午後雷陣雨,導致鞋底溼透、孳生細菌,因此,腳汗中的蛋白質、脂肪經細菌分解後,容易產生異味。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表示,常規醫療觀點認為,局部環境潮溼加上細菌真菌孳生,導致足部異味,且腳汗過多造成菌體增生加速,中醫治療掌握體質因素,間接改變患者出汗的量及代謝廢物的微量組成,配合急性期外用藥膏處置,不需要另外使用抑制出汗的止汗劑,即可達成良好療效。
另外,透過體質調整及病因病機的中醫治療,汗皰疹等直接的疾病因素導致腳臭成因也可以因此治療解決。
吳宛容說,中醫提供夏天腳臭驅除三要件,首先,藥食治療,根除溼熱體質,飲食建議適度攝取清熱利溼食材,如苦瓜、冬瓜、綠豆、薏仁、赤小豆、黃瓜等都是藥食治療的方法。
其次,外洗藥方,足浴保健,可以用黃柏三至五片,苦蔘五克,白鮮皮十克,藿香十五克,放置於足浴桶內溫水浸泡至藥物出味,足浴水轉為淡黃色即可將雙足浸至外洗藥湯中,一周使用一次,一次約三十分鐘。
第三應確實清潔足部,穿吸汗透氣材質且每天更換鞋襪,避免長時間穿同一雙鞋,鞋子定期晒太陽或使用鞋內除溼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