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健保署推動「癌症新藥基金」,自2024年啟動以來,半年內已納入4款新藥,採全適應症給付,惠及約3400名癌症患者,涵蓋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及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等。基金由行政院編列50億元啟動,總統賴清德承諾「用多少補多少」,明年預算將擴至百億,長期計畫修法,確保財源永續。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舉辦「共創癌症新藥基金永續願景論壇」,執行長林世嘉指出,許多新藥療效明確但價格昂貴,基金先支應費用,後依實證評估納入健保。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基金旨在加速癌症患者用藥時程,解決新藥納入健保延遲問題。收載藥品以3大考量為準:國人癌症數量、國際指引實證強度及治療缺口。
石崇良強調,未來基金規模可望突破百億,視健保基金安全準備金及保費調整空間而定。此舉將讓更多癌友及時使用新藥,提升治療可及性與效果。癌症新藥基金不僅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更透過高科技評估與實證資料,兼顧藥物療效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