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揭祕 宇宙光芒來自星系 編譯/潘楠慕 |2025.05.18 語音朗讀 5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冥王星被太陽照出的光暈。圖/美聯社浩瀚宇宙中的星系。圖/美聯社新視野號「加班」探測宇宙光學背景。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若在深空舉起手,宇宙中的光會把它照得多亮?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自1960年代起便困擾天文學家。現在靠著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探測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比照到地球的日光微弱1000億倍。這些瀰漫宇宙的極微弱光芒,被稱為「宇宙光學背景」(COB),可視為「宇宙微波背景」(CMB)的可見光版本,源自138億年前,宇宙從「大爆炸」(Big Bang)中誕生以來,無數星系誕生與死亡所發出的光。宇宙微波背景是宇宙大爆炸留下的輻射餘暉。這份在《天文物理學期刊》(The Astro physical Journal)發表的研究,利用新視野號,首次精確測得宇宙深處的可見光亮度。研究報告主筆、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STScI)資深天文學家波斯曼(Marc Postman)說:「我們現在終於知道,宇宙究竟有多黑,或者該說,有多亮。」精確測量宇宙光學背景的最大障礙,來自太陽系內部的「光汙染」。地球軌道附近的星際塵埃會散射陽光,形成強烈背景噪訊,導致即使先進望遠鏡都難以區分真正的宇宙背景光。美國國家光學紅外線天文研究實驗室(NOIRLab)天文學家勞爾(Tod Lauer)形容,此困難程度是,「所有從太陽系內測量COB,都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新視野號2015年飛掠冥王星後,持續往更深遠太空前進,達到距離地球87億公里處,已遠離太陽系內的塵埃帶,正好提供以「純淨」視角,觀測深空背景光的機會。2023年夏季,研究團隊讓新視野號避開銀河系核心與明亮恆星區,對宇宙24個角落進行掃描,觀測可見光及不可見光波段亮度。經過複雜的數據處理,扣除銀河系暈(Galactic Halo)內塵埃產生的光線後,最終測得宇宙光學背景強度:每平方公尺接收約11毫微瓦(nanowatt)的光,對應視野範圍約為滿月直徑的130倍;1毫微瓦為10億分之1瓦。這項研究結果顯示,遠離星系和數十億顆恆星的深遠太空,確實非常黑暗,深空中的可見光量,與自宇宙誕生以來星系產生的光線總量一致,和現有星系演化模型符合。這也意味著,排除了「星系外存在大量隱藏光源」的可能性。勞爾和他的團隊2021年研究曾發現,數據顯示,宇宙光學背景或許比原本預期的更亮,可能存在未知來源產生背景光線。最新這份研究認為,當時所見的「異常」數據,是誤判星際塵埃反射的光。波斯曼說:「重要的是,我們未發現任何證據顯示,有來自未知天體發出的顯著程度的光。」勞爾表示,用最簡單的說法解釋就是,宇宙光學背景完全來自星系,「在星系之外,我們只發現黑暗,別無其他東西」。 前一篇文章 男主內女主外 陸漸接受新趨勢 下一篇文章 顛覆光合作用定律 深海暗氧真的存在?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2025.07.1206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7【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蘿蔔絲酥餅首登場2025.07.1210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錄音帶建檔 索馬利蘭留存文化烏國男丁上戰場 劇團女性擔綱集中營謳歌生命 二戰小提琴藏催淚故事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五重星系群碰撞 引發宇宙音爆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 作者其他文章錄音帶建檔 索馬利蘭留存文化烏國男丁上戰場 劇團女性擔綱集中營謳歌生命 二戰小提琴藏催淚故事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五重星系群碰撞 引發宇宙音爆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