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開
古裝劇裡,每當家裡來了客人,主人就會讓下人「奉茶」,這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習俗。南北朝時期的齊武帝蕭賾、東晉名家陸納等人,皆曾提倡以茶代酒,尤其陸納以茶待客的堅持,更令人津津樂道。
據說,在淝水之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謝安,與時任吏部尚書的陸納交情頗深,閒暇時常去陸納家作客。在一般的情況下,面對如此貴客,主人必定以盛宴隆重款待;然而,陸納從不曾大擺筵席,僅僅以一杯清茶和鮮果招待謝安。
陸納的侄子陸椒,一直對叔父這種待客之道十分不滿,他認為陸納太小氣了,不會做人,但又礙於叔父的威嚴不敢僭越。一次,陸椒自作主張,私下準備了豐富的酒菜恭候謝安,當陸納準備擺出茶果待客時,為謝安奉上了一桌山珍海味。
當下,陸納並沒有多說些什麼。然而等謝安離去後,立即命人拿棍杖責打陸椒,怒斥道:「汝不能光益父叔,乃復穢我素業邪!」意思是,你不能給叔父爭光也就罷了,為何還要沾汙我向來謹持樸素的作風呢!
原來在陸納眼中,以茶待客乃是最恭敬合宜的禮節,不僅能夠以茶會友,同時還可顯示自己的清廉和高雅。因此官場交際中,他將奉茶看作一件舉足輕重的大事,即使是在謝安這樣的權貴面前,也要展示出不卑不亢的大家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