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心、換性、轉身、回頭,做人才能圓融,人生才會美滿。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時間:一九九○年九月 地點:高雄樹德家商
(四)要回頭
每個人都有前面的世界與後面的世界,人們總是爭著往前面的世界走,爭得頭破血流。假如能回過頭來,後面還有半個世界,有時,後面的世界比前面的世界更風光明媚。像登山時,一般人總是一直往上爬,爬得愈高,愈有成就感。當登上最高峰時,卻已疲倦不堪,加上天色漸晚,於是又急著趕快下山,他們似乎忘記,其實,有時候不要爬那麼快,回頭看看,身後的世界一樣美麗。
改心、換性、轉身、回頭,做人才能圓融,人生才會美滿。
此外,圓滿人生也有四個方法:
(一)有心外的知識,
也要有心內的體驗
在學校裡讀書,主要學習世間上的各種知識,有了豐富的社會知識,可以謀求生活,成功立業。但是,只有心外的知識是不夠的,更要有心內的體驗,才是永恆的根本。
世間上有形的東西擁有再多都是有限的,只有心內的寶藏是無限的。以錢財來說,大家拚命的賺錢,整個社會好像除了金錢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東西。然而有了錢財,人生就會得到快樂嗎?日子就會好過嗎?不盡然!因為就算有錢財,買得到胭脂花粉,買不到氣質;可以買亮麗的衣服,買不到人格道德;可以買許多的食物,買不到食欲;買得到書,買不到智慧聰明;買得到床鋪,買不到睡眠;有錢,可以交很多的酒肉朋友,交不到患難與共的法侶。所以,金錢不見得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再以感情為例,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愛護,但愛情帶來的煩惱也是很多。唯有內心清淨的宗教體驗,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我沒有錢,但很滿足;沒有人愛我,但我有慈悲,主動關心人,幫助人,感到很自在、很安慰,這就是我心中的寶藏。
佛門中的禪師,他們的眼睛不看,耳朵不聽,不穿好衣服,不吃好食物,並非他傻,而是內心中有禪悅法喜的體驗。禪師不一定要擁有外在的物質,三千大千世界都在他的心裡。
我不一定要擁有花園,但我可以享有、欣賞;公園很美麗,不是我的,但我可以去散步,享有公園的清淨空氣;我可以觀賞山水;我可以晒太陽……
希臘哲學家狄阿傑尼斯,有一天正坐在一個木桶裡享受日光浴,亞歷山大大帝前來探問,狄阿傑尼斯不因為對方是帝王而起身,反而講了一句名言:「請不要擋住我的陽光。」只要能發掘心中寶藏,自我享受,那就是世間上最富有的人。
趙州禪師與徒弟文遠禪師,二人談禪論道,信徒送來一塊餅。趙州禪師想:一塊餅,兩個人,要給誰吃呢?於是就跟徒弟說:「我們來打賭,誰贏就給誰吃。」
徒弟問:「如何賭法?」
「我們兩個人,誰把自己比得最髒、最臭、最卑劣,誰就贏得這一塊餅。」
「師父您先說吧!」
趙州禪師說:「我是一隻驢子。」
徒弟緊接著說:「我是驢子的屁股。」
「我是屁股裡的大便。」
「我是大便裡的蛆。」
趙州禪師沒得比了,便問徒弟:
「你這個蛆在大便裡做什麼啊?」
徒弟回答:「我在大便裡乘涼啊!」
「我在大便裡乘涼啊!」這句話了不起。你看,現代人住在洋房裡,鋪地毯,坐沙發,吹冷氣,日子卻過得不耐煩、不滿足,滿懷的苦惱,哪像禪師在大便裡都能乘涼。
所以,要將世間的知識學問消化成為體驗,如此,縱使身處惡劣環境,也猶如天堂一樣快樂。讀書求知識,就像牛吃草,吃到肚子裡消化成牛奶;把知識灌輸到我們的思想裡,消化成好觀念,就可以成為自己的道德、精神。
(二)有接受的人生,
也要有感恩的美德
有句話:「即使黃金隨著潮水流下來,也要起早在潮水未退去之前將它撈起。」俗語又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有些人希望不勞而獲,但是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都是要經過辛苦才能獲得。如果自己不努力,只希望別人給予,這是乞討。
佛經有一則說喻:閻羅王審判兩個兄弟:
「你們兩個小鬼到人間去做人,一個天天接受他人的給予;另一個天天布施給人,誰願意天天接受他人的施與呢?」
哥哥搶著說:「我希望別人給我!」
弟弟說:「我希望有能力布施給人。」
於是,二人出生人間,哥哥做乞丐,天天向人乞討,接受別人的施與;弟弟做富翁,天天布施濟助貧困。
布施不限於財富,一個微笑,一句問好,一個點頭,幫人做一件事,為人服務,這些都比財富好;內心有財富,才會懂得感恩。
我十二歲出家,當初出家並不是要了脫生死,或者是為了要斷除煩惱,只是想到家鄉教育不發達,將來除了做農夫,做小買賣以外,能做什麼呢?我不知道將來怎麼辦才好?有一天,看到一位大和尚,心裡覺得做和尚很好,不過,那也只是一念而已,並沒有機會。
後來中日戰爭開始,一日在看軍隊演練,忽然從身後走過來一個法師問:「小朋友?你要不要做和尚?」我隨口回答:「要啊!」我以為沒事了,沒想到那人竟然找到我母親,問我母親肯不肯讓我出家做和尚,我母親當然不准,當時我的眼淚馬上流下來,我告訴母親:「不行啊!我已經答應人家,不能反悔的。」因為我已經動了念頭,一定要信守自己的承諾。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