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只要觀念一改,天地為之改變,世界會變得更寬廣。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時間:1990年9月 地點:高雄樹德家商
世間萬事萬物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觀念可以改變一切。有的人做事容易成功,因為他有很好的觀念;有的人做什麼事都不順利,因為沒有很好的觀念。觀念的重要由此可知。
一、一個觀念積極的人生觀
有一位老員外,非常喜歡牡丹花,庭內庭外種滿了牡丹,並且常常以花饋贈親友。有一天,老員外採了幾朵牡丹花,送給一位老翁,老翁開心的將花插在花瓶裡。
隔天,前來欣賞的鄰居對老翁說:「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富貴不全』嗎?」
老翁心裡覺得不妥,於是把牡丹花全部還給老員外。老員外驚訝的問:「為什麼?」老翁一五一十的告訴老員外,關於富貴不全的事情。
老員外聽了忍不住笑說:「牡丹花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富貴無邊』嗎?」老翁聽了點點頭,頗有同感,選了更多的牡丹花後,開心的走了。
常常有人問:天堂地獄是什麼樣子?依我了解,天堂地獄並非在天上地下,天堂地獄也是在人間。天堂的人要穿衣吃飯,地獄的人也要穿衣吃飯,天堂和地獄的不同點,其關鍵在於「觀念」的差異。
相傳在地獄,吃飯用的筷子有三尺長,三尺長的筷子挾菜,無法把菜送到自己的嘴裡,從左邊挾,還沒送到自己的嘴裡,就給左邊的人吃了;從右邊挾,又被右邊的人吃了,地獄的眾生非常生氣,責怪兩旁的人吃了他的菜,天天吵架、怨恨。
天堂的人,吃飯所用的筷子也是三尺長,與地獄不同的是,天堂裡的人夾到菜,不往自己的嘴巴裡送,他會夾給右邊的人吃或夾給左邊的人吃,別人也不斷的夾菜給他吃。天堂的人就在你挾給我,我送給你的當下,天天滿足、快樂。
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在哪裡?只不過是觀念的不同。肯為別人著想,日子就會很好過;自私自利,日子就會過的很艱難。
能服務社會,帶給大眾歡喜是很有福報的。佛光山初創時,立了四個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目的就是要為大家服務,廣結善緣。布施結緣有如播種,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助人者,人恆助之」,我為人人,人人也必定會為我。在這個世界上,只要觀念一改,天地為之改變,世界會變得更寬廣。青年要成功立業,最要緊的就是要有積極的人生觀。
二、四個方法
除了觀念能改變人生的境遇,另外還有四個方法,能輔助我們的觀念,增進人生的幸福:第一、改心;第二、換性;第三、轉身;第四、回頭。
(一)要改心
衣服太鬆、太緊,要改一改,穿起來才合身;身體長瘤,要開刀切除,切除以後,身體就會恢復健康;心靈受到汙染,要淨化,才能將貪欲的雜染,改成喜捨的心;壞脾氣、瞋恨心改成仁慈和氣;悲觀消極的態度,改成積極樂觀的性格;把鬧情緒、怨天尤人的煩惱,換成正常隨緣的人生。人的心好比工廠,好的工廠,出產好的產品;壞的工廠則是黑煙四起,汙水橫流,所以我們要改變工廠的品質,清除內心的汙染。
現代的年輕人,心中或多或少存著不平不滿的意念,因而生活不得安寧、不樂觀、不自在,這都是因為內心的貧窮。
假如能改個念頭,想到父母十月懷胎,含辛茹苦,把我們生養到這個世間,教養我們,從來不希望我們回饋,我們怎可嫌棄父母、家庭呢?學校裡,師長不計辛勞教導,諄諄教誨,從來未曾希望從我們身上獲得什麼,我們怎能嫌老師不好、不對呢?乃至整個國家社會,士農工商貢獻給我們生活所需:早上起床看報紙,是多少新聞記者熬夜不睡覺趕出來的;上班上學,公車司機載送,給我們方便的交通;打開電視,演藝人員精湛演出,讓我們歡樂……凡此衣食住行育樂,都是仰賴社會各階層的奉獻提供,我們卻嫌這個世間這裡不好、那裡不對,從不檢討自己為社會做些什麼。所以,要改心,將怨恨、不滿的心,改成慈悲喜捨、犧牲奉獻的心。
(二)要換性
改心以後要換性,常常聽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不盡然,只要有勇氣,下定決心,就能將一些不好的習性換掉。
有一位母親生了一個兒子,長大不學好,不肯好好用功求學、孝順父母,卻在外面浪蕩,為非作歹。這個母親憂心忡忡,勸告兒子要學好,但是兒子依然我行我素,壞事愈做愈多,到最後東窗事發,終於鎯鐺入獄。
母親為了這個不孝兒子悲傷不已,哭得眼睛都瞎了,雖然如此,仍然每天牽腸掛心。他想盡辦法,終於可以到牢獄裡探望兒子。
瞎眼的母親看不到兒子,對監獄裡的官員說:「請你發個慈悲,讓我兒子出來,讓我摸摸他的頭。」官員慈悲准許這位母親的請求,讓他的兒子出來。二十分鐘的談話時限一到,母親得離開了,這個頑劣的兒子突然心有所感,對監獄裡的官員說:「我母親眼睛瞎了,不方便走路,請讓我揹他到監獄的大門外坐計程車回去,好嗎?」
官員答應他的請求。這個不肖子揹著母親,在經過監獄漫長的走道時,母親突然對兒子說:「孩子,媽媽這一生最高興就是這個時刻了。想到你小時候,媽媽就是這樣揹你,真是想不到,今天你也能揹媽媽,如此我已心滿意足,死而無憾了。」聽了母親這番話,兒子頓時悔恨交加,抱住母親痛哭流涕,決心痛改前非。後來,果真在監獄裡改過向善,勤勞服務,出獄後又發憤讀書,終成為社會上能幹有為的青年。
(三)要轉身
西洋哲諺說:「世界只有五尺高,人有六尺長。」意思是,以六尺之軀,在五尺高的世界裡生存,必須低頭,甚至要轉身,才能進去。戰國時代藺相如懂得轉身,所以能「相忍為國」;韓信能從「胯下之辱」轉身,所以有他日「築壇拜將」之功。
轉身是換個空間,與人相處,為自己,也為別人留一點餘地,以後彼此還要見面。說話,不要說絕;做事,不要做盡,讓大家都有轉寰的空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