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田玉
書法老師介紹孫過庭的書譜,教我們欣賞草書之美。老師特意念出其中幾句。
「神怡務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
我跟同學們一邊聽老師解說一邊猛點頭,確實寫字也要天時地利人和。
我練習毛筆字時,常是嫌棄紙張薄易暈、墨汁也不怎麼樣,一筆捺寫不出來,是因為毛筆不好,甚至把筆帶去請老師寫一寫。老師總是微笑說好,他寫過後這筆似乎就會順多了。
若心情不好不想寫,寫字時還要選取音樂來相隨,初時,覺得應該聽中國古典音樂,沒想到卻使我昏沉直想睡,幾次後才發現,國台語老歌或是爵士樂陪伴,可以較集中精神寫字。
我讀小學時,不愛寫書法,總是把紙張寫得暈染嚴重,更有因為不乖不寫作業被處罰;現今學習書法已經有五年,在逐步練習時,知曉紙墨香發、偶然欲書的快樂。
而我寫作時也是得心應手少,不順難受的狀態居多。工作忙,生活忙,沒時間寫,沒靈感沒題材,不知如何下筆,筆記本不合心意不好寫,又想要筆電可以攜帶,但其實我無法在公共場所寫作,如此應不只有五乖。構思、收集素材到下筆寫出作品,我常祈禱可以神融筆暢。
日常也是,工作忙時嫌棄東嫌棄西,抱怨沒有心靈精神生活,空閒時,又沒有好好閱讀。工作愈忙愈想讀書,不忙時候都沒想到閱讀,或許這也是一種逃避,從這裡逃到另一方,再從另一方到這一方,不斷循環,終至一事無成。藉口特別容易找,時間在我左右搖擺中流去,每每覺得要振作,卻輸給另一個懶散的我。
「乖」是正反雙義詞,寫作老師時常讚美鼓勵學生乖,我覺得我不符合,每見老師寫這乖字就會自省今天有乖嗎。
已是耳順的我,繼續寫字與創作,實實在在知道這一切都是心志而已,諸多藉口也無法欺騙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