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閃新技術加持 大陸火箭發射成本大降 編譯/潘楠慕 |2025.05.04 語音朗讀 1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國際太空站上的各種纜線。圖/美聯社中繼衛星為太空通訊鏈一環。圖/法新社衛星通訊的地面接收站。圖/法新社航太版星閃技術可降低火箭發射成本。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中國大陸研究人員近日成功測試,全球最先進的航太專用無線通訊技術「航太星閃」(Aerospace NearLink),訊號延遲度大幅從毫秒級,降低到微秒級。這項技術將有助於降低火箭重量以及發射成本。星閃(NearLink)2020年由華為公司領導的「星閃聯盟」(SparkLink Alliance)制定,為大陸自主研發的短距離無線通訊協定,特色包括極低的訊號延遲、高傳輸速率和強大的抗干擾能力。中國航太科技集團(CASC)旗下北京航太萬源科技公司以星閃為基礎,開發航太版星閃,並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CALT)於今年初完成首次試飛測試。航太版星閃提供火箭等發射載具上終端設備的無線連接方案。研究團隊自2023年9月起展開研究,僅以1年時間,便成功達成提高通訊距離和抗干擾能力的目標,以符合太空應用的特殊需求。這項技術在耗能、速度、訊號覆蓋範圍與傳輸穩定度等,多個領域均領先現有其他技術。根據北京航太萬源科技發表的報告,傳統星閃技術有效通訊範圍僅約30公尺,優化天線及頻率設計後,航太版通訊距離提高到250公尺。此外,在太空劇烈溫差、震動與電磁干擾等極端環境下,傳統星閃模組的資料封包遺失率,最高曾達1.58%;相較之下,航太版降低到0.01%以下。航太星閃訊號延遲為傳統無線技術的30分之1,在相同時間內的訊息互動能力提高了30倍,而耗電量僅為傳統技術的60%。採用無線通訊的火箭系統,擺脫了纜線限制,可具備許多優勢,但是實際應用上,一直面臨諸多挑戰。研發團隊成員楊佳琳指出,最關鍵的挑戰在於,確保系統的自主性與安全性,「過去大陸欠缺自有的短距無線通訊標準,而使用如Wi-Fi或藍牙(Bluetooth)等技術時,往往需要額外設備進行訊號加密,如此會不可避免地帶來訊號延遲,從而局限實際的應用」。Wi-Fi和藍牙通訊協定均由西方主導的聯盟制定和規範。星閃技術的出現解決了上述問題,其通訊協定與晶片,皆由大陸自主研發,達到完全國產、可控,避免安全隱患。該技術已被華為應用於Mate 60系列智慧手機和相關配件;3C設備商雷神(ThundeRobot)和達摩鯊(Darmoshark),也相繼推出支援星閃技術的低延遲周邊。北京航太萬源科技的研發負責人王浩表示,目前火箭上通訊纜線系統,重量可達到500公斤,相當於3台「玉兔」探測器的重量,若能以無線技術取代這些纜線,可省下大量空間和有效酬載,進而大幅降低發射成本,將有助於大陸實現其太空發展目標。 前一篇文章 基因工程突破 滅絕物種有望復活 下一篇文章 雞心蛤外殼 發現獨特生技材料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魚礁搭自主載具 增生物多樣性雞心蛤外殼 發現獨特生技材料基因工程突破 滅絕物種有望復活陸大尺碼女裝 挑戰傳統審美觀幼兒失憶症 人類記憶神祕空白科學家算出來了 人腦思考意外龜速 作者其他文章魚礁搭自主載具 增生物多樣性雞心蛤外殼 發現獨特生技材料基因工程突破 滅絕物種有望復活陸大尺碼女裝 挑戰傳統審美觀幼兒失憶症 人類記憶神祕空白科學家算出來了 人腦思考意外龜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