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貿談判辦公室證實,台美雙方已經於台北時間11日晚間進行視訊會議,就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出口管制等議題交換意見。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基於國際慣例不便透露太多,不過已經為更有效、雙方共贏的談話建立基礎。然而資深官員坦言,面對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政府,「過去的談判經驗恐怕都沒用了」。
總統賴清德昨出席國際扶輪社年會開幕式演講,向包括台灣、日本、南韓等國代表,報告台灣政府在這次面對美國對等關稅的作為。賴總統說,美國已公布台灣跟以色列是第一批關稅談判的國家,台美雙方已經談判,過程順利。
經貿辦昨日透過新聞稿表示,我方經貿談判團隊與美國相關官員已於11日進行視訊會議,就台美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包括出口管制在內的其他多項經貿議題進行意見交換。
經貿辦強調,雙方都期待在近期內就前述議題進行後續協商,共同建構台美間強健穩固的經貿關係。卓榮泰昨日赴彰化與產業座談時表示,台美雙方正式展開視訊會議,交換許多意見,對未來建立持續推動更有效、朝雙方共贏方向的談話建立基礎。卓榮泰說,已經醞釀一段時間,但基於國際慣例不便透露太多,現在只能說「談判是健康的」,希望推動雙方互利共贏的局面。
卓榮泰表示,產業界紓困在880億架構內,可能往上增加,政府會在90天內與美方談判,等情勢底定後,會盡快把紓困下放到業界;業界若在90天內發生損失,已交代各部會用公務預算應急,若不夠可動用行政院預備金,甚至四大基金;勞工方面已有勞動部450億元安定就業措施。
卓榮泰強調,未來談判會謹守「爭取國家利益」、「維護產業國際競爭力」等兩大原則,讓國人安心。
中小企業籲 守住談判平衡
經貿人士分析,貿易談判雙方舉行第一次會議,究竟是程序性地設定議題或直接切入內容交涉並無一定慣例,端看每次的議題與當下情況。台美之間過去為了食品安全標示、汽車關稅等議題討論多年始終難以解決,美方近期已公布貿易障礙報告,雙方能否很快推進要看後續發展。
全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理事長許正雲說,危機可能是轉機,靜觀其變或許會有更好結果。
鹿港彰濱廠協會理事長林碧鬆說,期盼政府協助中小企業,減緩還本資金或降低利率,讓廠商喘息,美國暫緩實施90天,產業界面臨急單,產量是平時2倍,勞工須超時工作,盼勞動部能提出彈性緩衝方案;政府談判時,抓好平衡點,讓台灣廠商有競爭力、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