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開幕 科技世界秀台灣

 |2025.04.13
974觀看次
字級
金氏紀錄最大木製建築 世博會場最具象徵性的木造建築「大屋頂環」,高12至20公尺、周長約2公里,屋頂如高架道路寬30公尺,於今年3月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最大木造建築」認證。圖/法新社
開幕式 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昨舉行開幕式,今日正式開展,會期到10月13日為止,共184天。 圖/法新社
台灣館 台灣以「TECH WORLD館」名義共襄盛舉,主題「台灣杉」展現科技實力、自然人文。圖/中央社
澳洲館 澳洲館以尤加利葉為靈感,象徵活力與多樣性,館前並設有國徽上的動物──鴯鶓。圖/法新社
鋼彈館 一尊高約17公尺鋼彈像,以手臂伸向宇宙姿態亮相,讓參觀者對未來充滿希望。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2025年世界博覽會(大阪世博)昨下午在大阪市的夢洲會場「夏恩帽」舉行開幕式,今日開展。這是自2005年「愛.地球博」以來,世博時隔20年再次在日本大阪灣的人造島嶼「夢洲島」盛大開展,更是首次在海上舉辦的世博會,因此也被稱為是「陸、海、空的世博會」,展覽從今日起至10月13日。

開幕式除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參展國家的代表之外,日皇德仁與皇后雅子、世博名譽總裁秋篠宮及秋篠宮妃紀子出席。日皇德仁開幕致詞,他10歲時參觀過1970年的大阪世博,希望孩子們能透過這次世博,加深對世界各國、地區人民的理解。

2025年世界博覽會的主題,設定為「設計充滿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副主題是「拯救生命,賦予生命,連結生命」,匯聚世界各方的智慧,期許能提出解決全球性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方法,並以「未來社會的實驗場域」為理念,致力挑戰實現舉辦一場碳中和以及虛擬化的世博會。

創世界紀錄  最大木構建築

大阪世博展區內,遊客不論在何處都能見到的巨型建築物「大屋頂環(The Grand Ring)」,是這次大阪世博的象徵,體現場館「多元而統一」的設計理念,更因使用大量的木材建造,已在今年3月4日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大的木製建築」。

大阪世博入場券上是透過官方網站購買的電子票,購票前要先設定ID,輸入密碼、姓名和出生日期,為防止身分冒用,還要透過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2階段認證,並預約入場日期和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 ,大阪世博是國際博覽會上首次全面導入無現金支付,場內不接受現金付款,支援包括信用卡、行動支付、代碼支付等約70種支付方式,目的是當成「未來社會的實驗場」,加速推動日本邁向無現金社會。

由於台灣不是國際博覽局成員,另以「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名義參展的TECH WORLD(科技世界)館,英文字母縮寫就是TW。館內以「生命」、「自然」、「未來」3大劇場展現科技與人文軟硬實力兼具的台灣,更首次採用560台平板打造蘭花及蝴蝶群,創造台灣影像故事與民眾互動。

彩蝶繽紛  吸引民眾目光

「台灣館」場館外觀以台灣山脈為概念設計的白色建築,意味好山好水,建築設計就像高聳群山,採用可回收金屬環保綠建材,白天可反射陽光,閃耀迷人光芒;到了夜晚,館內透出柔和光芒,與星空交相輝映,宛如一座寶山,讓參觀者充分認識台灣之美。

不過,日本民間對世博卻不如官方熱絡。前年11月,大阪市民有逾9萬人連署呼籲取消大阪世博,原因包括國內外皆不受歡迎、花錢如流水、計畫大幅延遲。

據日媒就日本民眾與京阪神地區國民參與大阪世博的意願調查,全國民眾僅34%有積極意願參加,京阪神地區更僅有2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