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造絲?

文/班尼斯  |2025.04.11
70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班尼斯 

人造絲在台灣有一個拗口的名詞「縲縈」,也是台灣最早生產製造的人造絲,這種纖維也是人造絲的一種。換句話說,縲縈就是人造絲,但人造絲不只縲縈。縲縈因為最早被發明,加上產量大,價格便宜,常與其他種類的人造絲被混淆誤用。實際上人造絲有很多種,例如高級布料中的天絲就是其中一種。

纖維區分 人造天然



不同纖維的分類,可分為天然纖維與人造纖維。人造纖維又分為天然聚合物與合成聚合物。天然聚合物是纖維素製成,人造絲就是其中一類。天然纖維則分為植物性、礦物性與動物性三大類。

人造絲顧名思義就是人造的一種纖維絲線,是最早出現的人造纖維。人造絲是將纖維素(cellulose)溶解在化學品中,並擠出所得黏性溶液而製造的整個織物的通用名稱。雖說是人造,但其實人造絲的原料來自木漿與植物,再經人工加以製成,嚴格來說是一種人造纖維,觸感絕佳、價格便宜、質地柔軟且有垂墜感,具有良好的吸溼排汗效果,帶有眠的舒適透氣以及絲的光澤,可以取代蠶絲的特性。

木漿植物 衍申分支



人造絲在發展過程,有很多名稱,例如:Faux Silk、藝術絲Artificial Silk、Art Silk、婆婆絲mother-in-silk,這些都是發展過程出現的各種分支產品,但都代表一種對人造纖維的嘗試。

不過長久以來,對於人造絲最大的質疑是:在於人造絲是不是可持續的替代品、是否取代棉等材料、對環境是否友善。早期人造絲的煉製過程中需要用到有一定毒性的二氧化硫,在脫硫過程中,易產生廢氣、廢水、廢渣,為勞動者與環境都有一定的傷害,歷經數十年,這些對環保議題的質疑都陸續有解決方案,因此人造絲在未來的發展可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