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獸群遷徙 2萬公里氣候行動 |2025.04.11 語音朗讀 44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栩栩如生的大猩猩木偶,眼神充滿靈性,由多位表演者合力操作。氣候變遷造成多種生物棲地消失,這場藝術環保行動希望讓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圖/法新社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氣候獸群計畫中的擬真大型動物木偶近日現身街頭,包括斑馬、大猩猩與長頸鹿,正式展開長達2萬公里的全球巡迴旅程,藉此喚起大眾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圖/法新社栩栩如生的大猩猩木偶,眼神充滿靈性,由多位表演者合力操作。氣候變遷造成多種生物棲地消失,這場藝術環保行動希望讓人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若動物也開始為了逃避氣候災難而遷徙,會是什麼模樣?由仿實體比例打造的大猩猩、長頸鹿、牛羚等木偶組成的「氣候獸群計畫」(The Herds),近日自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Kinshasa)啟程,展開一場跨越非洲與歐洲、長達2萬公里的行動劇場。這支以紙板與橡膠等回收材料製成的木偶隊伍,預計穿越約10個國家,終點為北極圈,沿途無聲地演出一場環境預言,提醒人們:當動物也不得不逃,地球正承受著怎樣的失衡與警訊。來自非洲與歐洲的藝術家與環保行動者攜手發起「氣候獸群計畫」計畫,目前共有20隻木偶隨隊,未來將擴增至70隻。廢料巨獸崩解 引發觀眾共鳴這項計畫預定經過的國家包括:奈及利亞、塞內加爾、摩洛哥、法國、挪威等,最終預計於8月抵達北極圈。每一隻木偶,都是為了象徵棲地消失而無處可歸的生物,也是一種對人類的無聲質問。計畫發起人大衛.蘭(David Lan)表示,這場行動劇並非為了教育,而是希望透過形象與情緒讓觀眾產生共鳴,「這些來自西非、摩洛哥及歐洲的動物,是為了逃避生態系統受到的破壞而開始遷徙」。木偶由南非藝術團體Ukwanda Puppets設計與製作,完全使用回收材料製成:以紙板拼貼作為皮膚、舊橡膠製作關節、搭配竹材與金屬支架構建骨架,身形巨大卻能靈活操控。每隻木偶皆由數名表演者協力操作,在大街小巷、自然場域中緩步行進。創作者姆波夫(Siphokazi Mpofu)指出,部分木偶可能在高溼或惡劣氣候中「死亡」,這不只是物理性的崩解,也象徵著現實中面臨氣候劇變而消失的物種,「就像真實世界,有些生命撐不過氣候衝擊。在旅途中看到木偶倒下,也許觀眾能更真切地體會失去的感受」。跨洲共創劇場 訴說在地生態這場遷徙並不只是展演,而是一場遍及10國的在地共創行動。藝術家每到一地,便會與當地居民攜手製作代表本地物種的新木偶,逐步加入遷徙行列。從尼日利亞的青長尾猴(vervet monkey)、歐洲的狼(wolf)與馬鹿(red deer),到挪威的馴鹿(reindeer),每一隻新成員,都是當地自然記憶的延伸,也讓劇場更貼近人群。整體設計除呼籲各界重視氣候問題,更希望透過這場緩慢前行的劇場,讓人們重新調整與自然相處的節奏。行動不只跨越地理疆界,也穿越文化與語言,在每個停留點播下反思的種子。隨著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將於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貝倫市(Belém)舉行,這支由無聲巨獸組成的隊伍,正以雙腳丈量世界傷痕,也提醒人類:當自然失序,我們是否也已無處可逃? 前一篇文章 陸再反制 對美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至 84 % 下一篇文章 川普暫緩75國關稅90天 對陸增至125 %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極端氣候重創 全球香料危機高架橋下貨櫃教室 貧童翻轉人生印巴衝突釀38死 20年最嚴重 石磚路存廢 城市永續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