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溫小平
朋友要結婚了,我頗為納悶地問:「你們不是交往沒多久嗎?不多了解了解。」他卻聳聳肩不以為然地說:「處不好,大不了就離婚。」我聽了不寒而慄。這種輕率的態度,就好像把結婚大事當作試婚一般,反正就是試試,不合意,隨時可以分手。抱著這種心態進入婚姻,婚姻能持久嗎?
不少未婚男女進入婚姻前,因為沒把握,又擔心自己後悔,就選擇試婚,他們認為,這樣才知道彼此合不合,以免貿然進入婚姻,最後卻離婚了事。
問題是,試婚跟正式結婚畢竟不同,因為沒有婚約作為束縛,就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責任義務。晚上不想回家就不回家,面對異性的誘惑也不想拒絕,反正就是各玩各的,對方沒有資格或立場規範你,當然這也就算不上背叛;心情不好,一言不合,冷戰熱戰不間斷,把分手當作街邊自助餐,輕易就能取得。
可是,許下相守一輩子的諾言,領了正式結婚證書,責任和義務就隨之而來,遇到什麼問題,都不能想分就分。
★進入婚姻,就是終生合約
商場上的合約多半都有期限,甚至一年一約。可是婚姻不同,一旦你做了決定,有了愛情做前提,就要信守諾言,而且終生不毀約。即使愛情隨著時間慢慢變淡,你們的關係從情人變得像家人,或是對方失業、失去健康,你也要守信用,堅守到底。
★犧牲單身自由,為婚姻奉獻
不少單身男女最不能適應的就是下班要回家,不但要回家,還要在晚餐前回家,更要分擔家務,半夜三更也不能跟朋友出去玩樂。若換個角度想,這是一種奉獻,不是犧牲。用心營造一個家,絕不是一個人單方面的責任,你若連下班回家這件事都做不到,為何選擇結婚?
★跟異性務必保持適度距離
婚前經常參加的朋友聚會,有男有女,加上彼此交情很深,難免忘了分寸,肢體上照樣親密接觸,你自認為坦蕩,可是看在有心人眼裡,傳到另一半耳裡,就可能變質或是引起誤會。如果你又不解釋,或是怪對方無理取鬧,事情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本來沒什麼大不了的朋友聚會,就變成你跟其他異性玩曖昧。跟異性保持距離,這是對婚姻的負責態度,也是做為已婚人士的自覺。
★生兒育女要認真討論
結婚後,若因為經濟因素或彼此還年輕,可以等適合的時間再做生育規畫,孩子也會在父母的期待中降臨,不致成為你們爭端的導火線。
★「離婚」兩字是婚姻中的禁忌
婚姻中的夫妻,最好約定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說「離婚」這兩個字,這樣雙方才會想辦法努力挽回,或是彌補之間的裂痕,而不是用離婚當作逃避問題的方法。
畢竟夫妻來自不同家庭,性格、價值觀、生涯規畫都可能有落差,必須慢慢磨合,即使無法達成共識,也會為了婚姻和諧,各自選擇退讓,如同《聖經》對愛的詮釋:「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既然是終生合約,無法取消,那麼,總有辦法共度難關,跨越各種障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