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自我修行 從練習笑容開始 慈容法師口述 記錄/妙願法師 文稿/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2025.04.06 語音朗讀 103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出家幾年後,我也慢慢發現自己要改進的地方。 當時,我在學部做訓導主任,時常感覺到學生跟我都有一點距離。每次看到他們,想要打招呼問候一聲,他們就會轉身走掉;我從這邊走過來,他們就從那邊走過去,我心中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看起來很嚴肅嗎? 圖/資料照片出家幾年後,我也慢慢發現自己要改進的地方。 當時,我在學部做訓導主任,時常感覺到學生跟我都有一點距離。每次看到他們,想要打招呼問候一聲,他們就會轉身走掉;我從這邊走過來,他們就從那邊走過去,我心中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看起來很嚴肅嗎? 圖/資料照片出家幾年後,我也慢慢發現自己要改進的地方。 當時,我在學部做訓導主任,時常感覺到學生跟我都有一點距離。每次看到他們,想要打招呼問候一聲,他們就會轉身走掉;我從這邊走過來,他們就從那邊走過去,我心中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看起來很嚴肅嗎? 圖/資料照片 慈容法師口述 記錄/妙願法師 文稿/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出家幾年後,我也慢慢發現自己要改進的地方。當時,我在學部做訓導主任,時常感覺到學生跟我都有一點距離。每次看到他們,想要打招呼問候一聲,他們就會轉身走掉;我從這邊走過來,他們就從那邊走過去,我心中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看起來很嚴肅嗎? 後來我自己慢慢思考:「可能是我的臉不會笑吧!」師父也常對我說,我的臉不笑,人家看起來就覺得很嚴肅。我自思:「出家人要度眾生,總不能讓眾生害怕啊!」那怎麼辦呢?我就開始練習見人要微笑,希望讓學生不怕我。我開始勉強自己看見人就要對他們笑一下,剛開始對方雖然也有回應,但都是應酬式的笑,嘴巴一咧就沒了。怎麼會這樣呢?於是我又反省:「可能我的臉也是冷冷的笑,我笑得不夠有溫度、不夠自然。後來,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先開口講話,人只要一講話,臉型就會不一樣。以後,每當遇到學生走過來,我就準備「微笑」,同時還要講話:「你好!吃飯沒有啊?昨天睡得好不好?最近媽媽有沒有來信啊?功課怎麼樣?」只要開口跟學生關懷,學生回答時,臉部就會流露放鬆的表情。所以我訓練自己講話、訓練對人家微笑,足足訓練了一年多,從此也養成我主動招呼的習慣。這是我一生中對自我改革的一個很深刻經驗。人與人相處,要給人歡喜、給人接受,讓人覺得親切,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師父常常說「自覺」,人只有自我覺悟,才有辦法改變,不然看不到自己缺點。日本留學 師父栽培永難忘我這一生一路上可以說都是師父栽培的,師父送我去台中讀書,出家後又讓我去日本深造。當時,我問師父要念什麼系?他說:「你去念社會福祉學系!」那個時候出國讀書手續要自己辦, 證件也不是送到外交部,而是送到「中國佛教會」,台灣戒嚴時期,中佛會掌控佛教界的一切權力,比如傳戒、出國,都要經過中佛會的同意。我是佛光山第二批去日本佛教大學讀書的弟子,當時我跟莊法師、依戒法師一起前往留學。依戒法師在彰化八卦山有家廟,我們雖一起前往日本讀書,但是後來他沒有繼續留在山上。莊法師比我們晚一點去日本,她是讀佛教大學通信部,因為佛教大學通信部在台負責人楊白衣教授跟師父有往來,所以,佛光山一直以來都有派一些弟子參加通信部的函授教育。這個學制就是在台灣寫作業,寒暑假再前往日本上課,平常沒有正式的授課課程。一九七三年我到日本,就直接進到班級讀書,沒有先去上語言學校,主要是小學讀過日語一年,在聽力方面還可以,但講說比較不行。我讀的是日本佛教大學社會福利系,系中有一項規定,就是要去養老院實習。日本養老院,有政府辦的,也有寺院辦的,比如佛教大學的淨土宗就有辦養老院。因此回佛光山後,剛好接大慈育幼院及老人精舍的工作,所以師父對我們留學是有規畫的,後來都恰如其分地應用在佛光山起步的事業發展上。 前一篇文章 【晨齋語錄】淨蓮與汙泥 下一篇文章 【人間行者心】以四給精神搭建文化橋梁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09【詩】覺有情2025.07.0210雲梯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行者心】晒書節的溫暖邂逅【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朗朗晴空】無諍三昧【人間行者心】光明的路【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1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口述歷史系列】千載一時 恭迎佛陀真身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