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人間】花教會我的事

文/林榮淑 |2025.04.03
237觀看次
字級

文/林榮淑

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發現彩陶上面有五瓣、四瓣花紋連綿不斷。有考古學家認為,這是當時人們對美麗的花蕊,仔細觀察創作出來的圖案,或含有祈求豐收的意思。

一○六三年,周敦頤〈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恰似花的代言人說出愛花民族每個世代各有所愛。古人常把花當做一種心靈的寄託。如《楚辭》:「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以花朵比喻自己的情操。唐朝詩人唐伯虎〈桃花庵歌〉表明寧願老死在花間,也不願在富貴面前卑躬屈膝。

現代人把四季賞花盛宴列入生活休閒重要選項,愛花人不惜金錢與時間,為了一朵花來去旅行。花痴更是將花事化為生活的底色。

含苞,初綻,怒放,枯萎,凋零。花把原本相當抽象的生與死,在很短的時間內具體呈現出來了。對於花開花落的理解,讓不可見的時間變得可見。時間的流動在花的身上被看現了。在繁花盛綻的深邃之處,記錄著自然界生命周期循環的恆定命題。從中學習珍惜當下,品賞風土之詩。

花就是有這一款重要的特性,她會枯萎,不像其他藝術品如雕刻或繪畫可以長久留存,也因為有著這樣的時間性、局限性,才成就了她的獨具魅力。對花的敬意也好、對生命的想法也好,她教導我們敬畏天地之情。自然的消逝,也是一種美的呈現。

被時間追著跑的現代人,且放慢腳步,靠近,細心品味一朵花的美麗,感知變得清晰而敏銳。汲汲營營追求功效的現代人,且放輕鬆,或遠或近凝望一朵花開,品味春夏秋冬不一樣的花香。

是的,以花為師。人間遺美、空間留痕、時間化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