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很多民眾因為牙髓腔內遭細菌入侵致根尖囊腫而成了口腔內的未爆彈,通常需要拔牙再做人工植牙;不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近來為一名三十一歲唐女以「自體牙移植」方式,將無用的智齒做移植,手術順利且讓唐女咀嚼沒有異物感,得以重現口腔健康。
高醫於昨日分享無用智齒移植實例。高醫牙科部主任杜哲光表示,唐女就醫時指出,她牙痛到無法進食,經檢查係因下顎第二大臼齒蛀牙及根尖囊腫需拔牙。如果依照傳統治療是透過「人工植體」植入缺牙處,但是高醫評估可以進行「自體牙移植」手術,於是應用3D列印技術與顯微鏡,將唐女的左上智齒移植到缺牙處。
牙髓病科主治醫師李惠娜指出,經以導航系統協助牙齒移植術,讓存在卻無用的智齒得以發揮功能;果然唐女於術後不僅能正常進食,口腔內也無異物感,讓她吃東西感到安心、順口。
杜哲光表示,牙齒移植手術要先將患者的智齒取出,經處理再立即移植到缺牙的位置,並透過固定與後續的調整,讓牙齒在新位置穩定生長。不過,醫生也強調,這項技術適合年輕患者,尤其是有健康、多餘智齒的情況下,才適合將原本無用的智齒變成有用的功能性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