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生成內容正快速席捲各行各業,新聞媒體除了紛紛與AI公司簽署內容授權協議、增加內容的豐富性之外,日前義大利日報《頁報》(Il Foglio)推出稱之為《AI頁報》的報紙,有實體版和電子版;版面全來自AI生成內容,是全球第一家整份內容都利用AI生成的報紙;《頁報》說,這麼做並不是要扼殺新聞業,是希望能夠展示如何透過AI技術,為媒體產業注入新活力,實驗將進行一個月。
《AI頁報》一共有四頁,內容包括二十二篇新聞和三篇評論,在第一版的版頭清楚標明AI,讓讀者知道這份報紙的性質。其所有的內容,包括寫作、標題、引文和摘要,都是由AI生成,記者的角色僅限於向AI提問並審閱內容;《頁報》不干涉AI生成內容,因此可能會出現與原有《頁報》不同的立場。
《AI頁報》已引起傳媒界的大震撼,常見的憂慮或質疑就是,AI會不會取代人類記者、編採等傳統媒體的工作?及讀者的接受度如何?當讀者在閱讀一份全部是由AI所編採的新聞時,他的心裡有沒有一點疙瘩或怪怪的感覺?
其實新聞媒體早已運用AI擴大服務的可能性,例如BBC就利用AI提供個人化新聞內容;OpenAI也於去年與英國《金融時報》和「衛報媒體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可運用其內容訓練AI模型及引用為新聞內容來源。目前這類合作主要集中於深度報導、財經分析等比較「硬」的內容。但這樣的新趨勢對傳統媒體能有多少助益,則充滿變數。據「路透新聞研究所」日前發表的媒體與科技趨勢報告顯示,百分之四十八的受訪媒體認為,透過授權AI平台,媒體最終能分到的收益微乎其微;尤其是小型和非英語性的媒體,更難從這樣的合作中得到明顯的利潤。
這是因為目前AI平台還是以英語系為主,類似中國大陸的深度求索(DeepSeek)或其他非英語系的AI平台陸續發展起來,將會打破英語AI壟斷的局面,但是不同語系的新聞媒體能從與AI平台進行授權合作中,得到多少收益,仍然不容樂觀。
一些專業讀者認為《AI頁報》品質不錯,覺得即使是AI生成的內容也不錯。但不可諱言的是,在《AI頁報》的生成過程中,人類的參與(即記者提問與編輯審稿)仍很重要,且目前該報的傳播過程也仍需要仰賴人類之手,短時間內,AI報應該不至於取代傳統由人類製作的媒體。
據「世界新聞出版協會」最新發布的《2024╱25 World Press Trends》調查報告,目前有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媒體高層,坦承他們的媒體還沒有準備好面對AI技術的挑戰;其中,百之三十三表示「準備不足」,百分之七更直接承認「根本完全沒有準備」,僅有百分之十三的媒體表示能夠有效運用AI。目前AI生成內容主要是用於訓練記者和編輯等新聞流程中的人員,可正確且有效地使用AI生成內容,提升效率甚至精確度。而《AI頁報》的全AI生成內容也被認為是一個噱頭,AI生成內容還不至於威脅傳統傳媒。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在二○二二年底推出ChatGPT,至今才兩年多的時間,就出現了全AI生成內容的報紙,AI迭代學習的速度實在太驚人了!對傳媒的衝擊絕對不容小覷。不得不讓人預測,或許AI生成新聞會取代人類產製新聞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媒體和閱聽大眾是否做好調適,因應AI帶來的內容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