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情勢緊張。隨著台灣的不斷自我武裝,包括:將兵役延長到一年,現在更有提升到兩年的計畫,並傳出開始招募女兵的提議,對美國軍購也不斷追加,這種種政策,顯現政府對於戰爭的設定與對策。可是這樣的設定正確嗎?台灣現在所進行的戰爭準備對嗎?需研究俄烏戰爭,重新好好再思考。
依照最古老的《戰爭論》研究者克勞塞維茨的理論,戰爭是兩股活的力量的搏鬥,理論上暴力可以無止盡升級;戰爭實則是政治的延續,受到現實的限制而不趨向極端。在「戰爭之霧」籠罩的戰場,所有戰鬥的手段都會被戰爭中的「摩擦」所損耗,戰爭由危險、勞累、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構成。最後,原始暴力的激情、掌握機運的勇氣與才智,以及設定政治目標的理智是戰爭的三要素。
一次大戰與二戰都是傳統型戰爭,靠的是軍備與軍人。但到了一九九○年的海灣戰爭,就展現完全不同的型態。艾文.托佛勒在《新戰爭論》一書指出,在伊拉克戰場上的一個士兵「背後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意指他的身上配戴著各種通訊設備,連結到後端的指揮系統,從各個戰場傳回來的複雜訊息,包括了:衛星、航空偵測、地形掃描、無人機、敵方武器配備、兵力布置等。經綜合判斷後,傳給前方的士兵,以做為陣前判斷的奧援。
而俄烏戰爭所顯現的,就更為升級了。我們可以看到,科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無人機、大資料庫、數位科技、衛星通訊、導航飛彈等,成為了最重要的基本配備。當俄烏戰爭進入談判的階段,川普威脅澤倫斯基說,如果你不願意坐上談判桌,我就要斷掉軍事援助,馬斯克更狠,說要斷掉他的星鏈。設想星鏈斷了,衛星通訊斷掉,烏克蘭的所有飛彈導航、士兵的連絡通訊,乃至於無人機導航系統,整個電子通訊設備被切斷,烏克蘭立即變如盲人上戰場,即使你帶了再多的武器也沒有用。這就是新時代戰爭的殘酷現實。
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士兵「背後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而是每一個士兵的背後都要有強大的數據庫和衛星通訊,以及一個指揮系統,去指揮一群輔助偵查與攻擊並具的無人機。
未來更可能由成千上萬的戰爭機器人去發動第一波前線攻擊。透過臉部辨識系統,依靠AI的高度運算力,乃至於各種自動化的武器裝備,訓練出一大批殺人機器人。而背後所依賴的指揮,則是強大而訓練精良的AI系統,做出迅速有效智慧的反應。未來的戰爭就不再只是士兵,而是一場科技戰。特別是無人機起到的作用實在太驚人了,未來勢必成為新的課題。
反觀台灣,包括黑熊學院和政府所合作的一些項目,什麼種菜之類的,更像是在做內部政治動員的花拳繡腿,內宣作用大於實質。
未來的戰爭將是一場AI的戰爭,是機器人與無人機的戰爭。而軍人的死亡消耗,在無人機無人性的戰火下,必定死傷更慘烈。因為戰爭不會再有殺人的罪惡感,而是由機器去殺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在兩岸未來的局勢中,到底有多少實力呢?應該好好重新評估。至少,和平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放棄,這才是保護台灣的最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