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丹青】顧愷之為維摩詰點睛

文/柏如 |2025.03.27
194觀看次
字級

文/柏如

南朝時期,有位名叫顧愷之的大畫家,他的畫技高超,名聲遠揚。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個特別的邀請,去瓦棺寺畫一幅維摩詰畫像。要知道,維摩詰自是大有來頭的人物,他是毗舍離城的居士,不但家財萬貫、樂善好施且智慧超群,經常與佛祖和其他菩薩論道,深受人們的尊敬。

顧愷之欣然接受了這個邀請,帶著他的畫筆和顏料來到瓦棺寺,仔細觀察了寺廟的環境後,便開始著手準備作畫。但這一次他並不急於動筆,而是選擇閉門謝客,一個人關在屋子裡,靜靜地揣摩維摩詰的形象和神態。這一揣摩,就是百餘日!

顧愷之整天沉浸在維摩詰的世界中,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嘴角含笑,彷彿在與維摩詰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如此一段時間後,他心中的維摩詰形象逐漸清晰了起來,且神態栩栩如生,彷彿隨時都會從眼前浮現。

最後,經過百餘日的苦思冥想與精心描繪,顧愷之終於完成了一幅維摩詰畫像。他站在畫像前仔細端詳,滿意地點了點頭,卻不急於展示在眾人面前,因為畫像尚未點睛。

點睛,可是繪畫中最關鍵的一步啊!

都說「畫龍點睛」,傳說龍的畫像一旦點睛,便能騰飛於天際;因此維摩詰的畫像點睛後,也必將煥發出奪目的神采。

顧愷之深知這一點,因此決定在點睛之前,先與寺廟的僧侶們打聲招呼。

他找到寺廟的方丈,微笑說:「大師,我這幅維摩詰畫像即將點睛,但我有個想法,想跟大師商量一下。」

方丈雙手合十,恭敬地說:「顧先生請講。」

顧愷之說道:「我想在點睛之後,分三天展示這幅畫像。第一天來看畫的人,就請他們施捨寺院十萬錢;第二天來看的,施捨五萬錢;到了第三天,就按照一般慣例施捨吧!」

方丈一聽,心中暗自驚嘆顧愷之的聰明才智,他是想用這種特別的方式,來檢驗這幅畫像的魅力,同時也為寺院籌集善款。於是,欣然同意了顧愷之的作法。

很快,到了點睛的那一天。顧愷之手持畫筆,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在維摩詰畫像的眼睛上輕輕一點;瞬間,整個畫像彷彿活了過來,維摩詰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彷彿在與世人對話一般。

當寺院大門緩緩打開,人們看到這幅維摩詰的畫像時,全都為之撼動!

畫像中的維摩詰神態安詳、面帶微笑,彷彿正在講述佛法的智慧;更神奇的是,畫像的眼睛竟然散發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座寺院!

一時間,前來觀賞、施捨的人潮絡繹不絕。人們被這幅畫像深深吸引,紛紛慷慨解囊捐獻善款,有的人甚至不遠千里而來,只為了親眼目睹這幅神奇的畫像。

就這樣,顧愷之的維摩詰畫像成了瓦棺寺的一大亮點,吸引了萬千目光,也感動了無數的心靈。而顧愷之也因此聲名遠揚,成為人們口中的一代宗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