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正面臨超高齡化社會的浪潮,失智症更是其中備受關注的疾病。根據衛福部2024年最新統計資料,目前台灣65歲以上人口的失智症盛行率約7.99%,甚至85歲以上的盛行率高達23.23%,推估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數約35萬人,對許多照顧家庭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文獻,大多數人一旦罹患失智症,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即使依靠藥物治療,僅只可能改善病兆症狀,或是延緩疾病進展,無法完全治癒。因此,預防失智症事關至要,但是,對一般民眾來說,光要了解失智症,就耗費許多心力,更不用說學習預防方法。
然而,如果民眾能夠利用完善的照顧資源,及早預防失智症,不但幫助自己,也是幫助家人,「家天使」平台便是從幫助民眾的立場出發,提供臨時看護,解決失智症長照需求。
另外,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廖軒宏團隊利用光催化(photocatalysis)技術,以更低成本、更高生產效率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重要成分。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也登上國際權威化學期刊。
廖軒宏表示,他們利用光催化技術,在合成分子的過程中提供額外的光能量,克服熱力學障礙,讓分子在溫和的環境下,進入高能狀態,可精確獲得高價值的化合物,達到特定化學轉化,僅需4分之1成本,即可提升生產效率近千倍,合成出阿茲海默症藥物中的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