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 愛孩子的方法

文/慧均 |2025.03.24
22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慧均

在臉書某社團,經常看到父母上去發文尋找同溫層,或抒發育兒的苦悶,其中不少育兒的困境是發生在孩子青春期時。很多父母發文述說:「很想要放棄小孩。」我覺得很心疼,父母怎麼期待總是落空?孩子為何時常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做不到父母的期待?在育兒路上,我也曾遇過許多考驗,因此想分享一些經驗。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時,很常面對一個情境,耳提面命要孩子不要沉溺於手遊世界裡,多專注在課業上,卻被孩子反嗆:「你們還不是機不離手。」父母一聽,當下一定火冒三丈:「我賺錢養家,回家想放空,滑一下手機不行嗎?」但是換個角度,孩子們也會認為:「我在學校已花了八、九個小時讀書,回家想放輕鬆不行嗎?」

這時候,父母若改變回家就滑手機的習慣,與孩子一起來個飯後散步,或看部小品電影,以身作則遠離手機,不但能趁機和孩子交流,還能建立親子的緊密關係。

二、別太看重孩子成績:很多父母花錢讓孩子學才藝,一部分是因為疼愛孩子,一部分是怕孩子在大環境中輸在起跑點,但過多的才藝課會分割孩子和我們相處的時間,何況,大人靜心反思,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人生各式難題,有在考卷上出現過嗎?為什麼我們能過關斬將,是不是因為有愛我們的家人做為強大的後盾?

以前農業社會,父母雖忙於農作,但我們放學回家後,總能在晚餐時間,一邊享受母親煮的熱騰騰飯菜,一邊分享今天在學校所見所聞。現在的孩子,可能連晚餐都是在車陣中解決,龐大的育兒壓力,讓父母也很想把陪伴孩子的事外包給安親班或才藝班。可是,能給足孩子強大安全感和面對人生的正確價值觀,最佳的佈道者仍是父母。

三、愛自己:很多父母,尤其母親更為嚴重,從孩子呱呱落地呵護他們長大,卻忘了愛自己。做為母親的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身分往往僅僅是「XX的媽媽」,而丟失了自己。

當孩子來到青春期,他們腦內風暴正在狂奔,迷失方向,常不經意說出讓我們很傷心的話語,這時候,別把焦點放在「算了,我要放棄孩子了」,請聚焦在「愛自己」,可以去看電影、和朋友喝下午茶或去做SPA,甚至來個小旅行也不錯,暫時讓自己和孩子是兩個軌道,偶爾交會,偶爾平行,懂得疼愛自己,會發現內心會再生長出力量,讓我們在漫長的育兒路途,走得更開闊且少受氣。

我們懂得愛自己,也將是他們的榜樣(愛自己其實是很深奧的課題),持續做他們的後盾,讓孩子們知道,愛其實都不曾離開家裡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