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央為反制大罷免,宣布推動「反廢死」、「反戒嚴」兩項公投案,以衝高反罷免的投票率。但公投是針對現行政策而來,目前政府並沒有廢死或戒嚴的政策,因此國民黨走另一道巧門,根據《公民投票法》規定,由立法院提出的公投案,中選會就算對相關提案內容有疑義,只能依法辦理、不能審查。
不過國民黨想讓公投與罷免同日舉行,目前看來有點困難。今年法定公投日為八月二十三日,預估罷免藍委從完成二階連署到投票,可能七月十五日就登場,最慢八月中也會結束,國民黨難以如願。
面對大罷免,國民黨最佳策略不是以罷制罷,也不是公投綁罷免,而是對閣揆提出不信任案,藉此逼賴總統解散國會,再透過全面改選來險中求勝。
目前各方預估,罷免藍委二階連署達標可能超過二十位,罷免綠委連署案則至今無一成立。這代表七、八月間的罷免投票,多數國民黨區域立委都得面對罷免考驗,已經和全面改選沒多大差別。
罷免和選舉一樣都得花錢,依法卻只有選舉時可進行政治募捐,即使想走灰色地帶,現在檢調盯得緊,風險也很高。若沒有錢要怎麼動員反罷免?除非朱立倫能夠代籌糧草,問題是黨中央都已自顧不暇,哪來餘力幫襯立委?
相反地,國民黨團如發動倒閣促成國會全面改選,朝野就回到同一立足點上,這時候可以合法進行政治募捐,有錢就有了底氣;論基層組織和地方服務,國民黨立委更不輸民進黨。
對國民黨立委來說,這絕對比單獨應付罷免,合理也划算的多。且不說被罷成功不能再選,即使僥倖過了這關,兩年多後還要再選一次,等於花兩次錢,不如畢其功於一役,選上了就是新的四年任期。
這樣一來,還會產生另一種效果,即讓立委與總統選舉脫鉤。過去三次大選,國民黨立委屢被總統選情拖累,二○一八和二○二二年兩次縣市長選舉國民黨都大勝,後續卻因總統提名人選與整合問題,導致不但總統連三輸,立委席次也不理想。
如果這次提前全面改選,立委的任期將重新計算,到二○二九年才需改選,而總統選舉則是在二○二八年。未來立委和總統分開選,對國民黨其實不是壞事。
國民黨如果發動倒閣,首先要得到民眾黨支持。一般都認為民眾黨可能不會同意,因其八席立委都是不分區,並沒有罷免的壓力,一旦全面改選,還得承擔席次縮水的風險。不過即使民眾黨婉拒合作,只要得到民進黨部分支持,不信任案就會通過,然後由總統宣布解散國會,重新改選立委。
當然,賴總統也可能接受倒閣,另提行政院長人選,讓罷免投票繼續進行。但這樣一來,民進黨就是自毀許諾,罷免投票時的氣勢肯定大大受挫。
總之,對正受困於罷免風暴的國民黨來說,提出閣揆不信任案,乃是可攻可守的策略,絕對比其他選項來得合理且有勝算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