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攬勝】雲頂禪林:成都慈雲寺 文/郭詠澧 |2025.03.14 語音朗讀 3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彌勒菩薩殿。圖/郭詠澧千年銀杏需三人合抱。圖/郭詠澧雲頂石城遺址。圖/郭詠澧大雄寶殿。圖/郭詠澧 文/郭詠澧 四川成都近郊金堂縣的雲頂山巔有一座慈雲寺,不僅歷史悠久,還曾是全國著名的佛學院,寺前立有石牌坊,正面刻以隸書「雲頂禪林」。慈雲寺始建於東漢恒帝年間,安息國(今伊朗)太子安世高法師(與達摩祖師並列為中國佛教史上最著名的海外高僧)到此閉關修行,創建了民間第一間寺院,有「禪源祖庭」、「中華第一寺」之譽。魏文帝時,邵碩長老重建山寺,名為「清修寺」。慈雲寺先後被受五位皇帝賜封賜匾,唐高祖改名「古天宮寺」,今山門天宮殿上方仍有石刻「古天宮寺」四大金字;後唐玄宗幸蜀時賜名「雲頂慈雲寺」,寺廟僧侶高達三千人,為唐代十大名寺之一,今〈慈雲寺〉金匾仍懸掛在山門殿內。慈雲寺近兩千年歷史中,曾有十餘次大規模整修,今占地面積六十餘畝,總建築面積約一萬平方公尺。建築風格既融合了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概念,又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形成獨特景觀。全寺共有十殿、四樓、三堂、二園、一坊。中軸線上有山門天宮殿、七佛坊、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聖宮殿、藏經樓、祖師殿;左軸線上有觀音送子殿、關聖殿、鼓樓、羅漢堂、西花園;右軸線上有文殊樓、鐘樓、五觀堂、東花園等。其中,七佛坊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是川西地區現存最完好的文物建築之一。該寺最大建築大雄寶殿,為懸山式頂石木結構。屋脊上有佛閣及蹲獸,前檐柱上彩繪深雕飛龍抱柱,後檐柱上石刻楹聯,柱額上透雕彩繪人物故事和雙龍戲珠圖。除傘狀藻井與左壁四十七幅彩繪壁畫外,另有十八幅壁畫散繪於他處。大雄寶殿後門兩側各有一株南宋時栽種的銀杏,樹幹需三人合圍環抱;寺內另有兩株已超過五百年樹齡的夫妻樹,姿態非凡,古剎銀杏交相輝映。慈雲寺中,除了大雄寶殿六十多幅工筆重彩壁畫外,還藏有蘇東坡、黃庭堅、陸游、吳道子、趙樸初及乾隆皇帝等人到此一遊的詩詞題字與畫作,以及張大千書寫的匾額墨寶;另有大量碑刻,如金剛岩壁上著名的〈菩薩戒經碑〉和清代〈聖旨碑〉,精美奪目的石雕、木刻更是不可勝數。左軸線最前方,有一口南朝梁武帝宮廷畫師張僧繇的洗墨池「瑩碧池」,寺中還有「漢後主劉禪(劉備子)讀書處」等歷史遺跡,皆令人流連忘返。慈雲寺所在的雲頂山,位於龍泉山脈中段,海拔九百八十二公尺,素稱「金堂第一峰」。山峰有「雲頂晴嵐」勝景,環境清幽秀麗,聞名蜀中;山下沱江蜿蜒十公里,從高處俯瞰,氣勢磅礴。山頂數十畝平坦之地,南宋末年(一二四三)曾在此修築城池,是當時八大山城防禦體系之一,也是川西至今唯一留存的宋元戰爭遺跡。至今仍留存城門、城牆、砲台、軍營、天池等遺址。雲頂慈雲寺是川西馳名的古剎叢林,距離雲頂山上的古城門僅一公里,有「上朝雲頂,下朝寶頂」之美譽。深秋時節,青瓦紅牆間迎來金黃銀杏,乃最佳觀賞期,值得一遊。 前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下一篇文章 【西夏檔案】「擦擦」與印沙佛會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沙漠綠化 永續農林【佛門攬勝】龍興寺傳奇舍利塔【蜀地巡禮】成都青羊宮攬勝藍色能源烏木【佛門攬勝】 禪心映天成:成都石經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