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中,有一篇〈李寄斬蛇〉的故事,說明了遇到強權霸凌時,也要有智慧與勇氣面對,不然就會被邪惡吞噬,無謂犧牲。
話說,有一位叫做李寄的少女,是東越國樂將縣人氏,她的父親李誕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但李誕很愛他的女兒們。東越國有一座大山叫庸嶺,岩洞裡住著一條可怕的大蛇,不只吃掉了牛羊等牲畜,還託夢要求將少女當成祭物,不然就要大開殺戒。
東越國的人民害怕大蛇的威脅,於是就將罪犯或是奴隸的女兒當成祭品,送到庸嶺給大蛇吃。大蛇要求,每年八月初一都要獻上一名新鮮的祭品。就這樣,陸續有九名少女遇害。
後來,東越國已經沒有罪犯或奴隸的女兒可以給大蛇食用了,李寄聽說了這件事,自告奮勇要去當祭物。疼愛女兒的李誕自然不肯讓她去犧牲,李寄卻偷偷跑到官府,說自己願意當成祭品送給大蛇。但她同時提出幾個要求,除了要求準備大量的麵粉與蜜糖給她,還要提供一隻會咬蛇的狗,以及一把鋒利的寶劍。
官府看李寄小小年紀就敢向大蛇挑戰,又能為他們解決難題,於是就答應了她的要求。
八月初一獻祭這一天,李寄先用麵粉與蜜糖做成一個巨大的麵團,放在蛇洞前。麵團發出的香味吸引了大蛇的注意,爬出洞一口就將麵團吃了。這時,李寄放出狗將大蛇咬得遍體是傷,等牠氣力放盡後,李寄再拿出寶劍,成功斬殺了這條害人性命的大蛇。
李寄進入蛇洞後,看見了九副被大蛇吞食後遺留的骨骸,她很同情少女們的遭遇,幫忙收埋了她們的骸骨。但她也認為少女們若是想辦法對付大蛇,反抗命運,也不致就此葬身蛇腹。
東越國王認為李寄是個勇敢的少女,於是立她為王后,李寄的父親李誕也成為樂將縣的縣令。
李寄勇於起身對抗強權與惡勢力,運用謀略戰勝巨蛇,不但為民除害,也為當代女性留下學習的典範。這故事告訴我們,與其消極地面對問題,不如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才是根本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