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感悟 文/楊明仁(身心科醫師) |2025.03.08 語音朗讀 12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窗前的小鳥不停蹦跳,萬物欣然迎接春天。然而,我卻對時光飛逝感到莫名的感傷。(示意圖)圖/123RF春天的疲倦也可以視為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種表現。圖/123RF應對春困,平時可多做瑜伽等活動。圖/123RF 文/楊明仁(身心科醫師)研究春困現象可以進一步理解中樞神經、自律神經、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和腸腦系統之間的複雜互動。這也說明了精神與身體辨證互動是維持心身健康的關鍵。 年假結束後,大地生機盎然,露台上的花草五顏六色,非常熱鬧。鐵道旁的樹木冒出嫩綠的新芽,窗前的小鳥不停蹦跳,萬物欣然迎接春天。然而,我卻對時光飛逝感到莫名的感傷。在驚蟄和春分期間,門診中出現了許多容易疲倦、嗜睡、無精打采、全身無力、肌肉酸痛以及情緒低落的患者。他們可能被診斷為憂鬱症或焦慮症,但中醫稱這種症狀為「春困」。中醫認為,春困主要與肝鬱和脾溼有關。肝臟負責調節全身的氣血和津液流通。如果肝氣運行不順暢,就會使氣血和津液循環不良,造成肝氣鬱結,影響正常生活;嚴重時還可能引起陰虛和肝火上炎,導致上火症狀。春溼源自於脾溼當肝氣鬱結、疏泄失常時,還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肝脾不和」而使脾虛。春天氣候變暖且潮溼,人體容易積累溼氣,感到沉重和疲倦。脾胃負責去除溼氣,如果脾胃虛弱,溼氣就無法排出,人就會覺得沉重和疲乏。脾虛還會導致體內水液代謝變慢,引起溼疹、全身酸痛和腹瀉等問題。因此,中醫認為,春困主要是因為春天的溼氣,根本原因在於脾溼。脾溼影響運化,與西醫的共生菌|腸道|腦軸線理論相互呼應。脾主運化與腸道功能有關,在現代醫學中,腸道被稱為「第二大腦」,其功能障礙與中樞神經系統的情緒調節緊密相關。研究表明,腸道和大腦之間有雙向通道,稱為腸—腦軸,並且腸道中的共生菌群也對此軸線有重要影響,這三者互相影響,被稱為共生菌—腸道—腦軸線。這個軸線包括中樞神經系統、中樞內分泌系統和中樞免疫系統,如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HPA軸)、自主神經系統、腸神經系統以及腸道的微生物群。在腸道菌群的刺激下,腸道細胞會分泌生理調控訊息,這些訊息通過自主神經系統傳送到大腦中樞,進而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疲倦是自律失調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血清素在消化道產生,而血清素是由腸道細胞分泌的,它不僅影響排便功能,還與情緒健康相關。低血清素水平會影響情緒、焦慮程度和幸福感。在春季,隨著氣溫和溼度的上升,人體的毛孔、汗腺和血管會擴張,皮膚的血液循環加快,而流向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自律神經的角度來看,這與副交感神經的活躍有關,所以春天的疲倦也可以視為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種表現。自律神經影響全身的器官、腺體和血管,並且涉及糖、水、鹽、脂肪代謝以及睡眠、體溫和血壓的調節。如果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全身各系統都會出現症狀。例如,當交感神經過於緊張時,會導致心跳加快、冠狀動脈擴張、血壓上升、內臟和皮膚血管收縮、血糖增高、支氣管擴張,以及消化功能抑制。這些會引起心悸、頭暈、氣短、乏力、四肢冰冷、腹脹、腹痛、食欲不振和失眠等症狀。而當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則會增加唾液分泌、減慢心跳、降低血壓、促進消化道蠕動和消化腺分泌,並使膀胱和直腸收縮以幫助排泄廢物。這些會導致頭暈、暈厥、四肢無力、流口水、容易感到飢餓、尿頻尿急和腹瀉等症狀。中醫將身體狀況分為「熱」和「寒」兩類。「熱」表示亢奮,「寒」則表示放鬆,這對應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不同運作狀態。因此,虛溼寒等症狀可以理解為副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導致精神放鬆、嗜睡、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心跳變慢、呼吸舒緩、體溫下降和排尿增多等放鬆和儲備狀態的出現。應對春困有撇步學習中醫心理學讓我有機會深入反思自己的臨床工作。中醫強調整體觀念,提倡形神合一,即精神與身體的一體化,隨著內外環境變化而協調運作。它通過陰陽、寒熱、虛實、表裏來呈現個人的心身健康狀態,並用五行生剋描述其中的微妙變化。形神合一指的是心識與五臟六腑和諧運作,保持生理系統穩定,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前額葉,以及自律神經和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的平衡。研究春困現象可以進一步理解中樞神經、自律神經、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和腸腦系統之間的複雜互動。這也說明了精神與身體辨證互動是維持心身健康的關鍵。應對春困,除了注意氣機的流暢和體內溼氣的調理外,也可以適量補充谷維素和維生素B1來調節自律神經;必要時可以考慮使用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來維持血清素的水平。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調整作息、增加有氧運動、保持均衡且多樣化的飲食、避免食用生冷低溫的食物,以及平時多練習腹式呼吸、太極、瑜伽和氣功等活動。春風吹拂大地,夜雨悄然滋潤萬物。山間鳥鳴清脆,人面桃花相映成趣,柳樹輕飄,紅花紫花送來美好時光。(摘自《人醫:成為身心科醫師》,香海文化出版) 前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從清冠一號治療流感談起 下一篇文章 【聊聊心裡事】 踏上中年之路,重啟人生 熱門新聞 01三好普門盃國小籃球賽 東興奪冠2025.04.2202再生醫學專家訪佛光山 認識人間佛教2025.04.170313歲少女捐萬本書 建18圖書館2025.04.1804T-Earth植樹行動 佛光人守護金門2025.04.1805普門寺三皈五戒 佛子修行增福慧2025.04.1706好苗子佛光家庭日 傳承三好精神2025.04.1707大馬慈善音樂會 佛光山送暖緬甸 2025.04.1908巴西佛光人公益路跑 傳達蔬食愛地球2025.04.1809洛城佛光人聚西來寺 共思弘法願景2025.04.2110分享讀書樂 岡山講堂帶領人培訓2025.04.1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營養專欄】潤餅藏熱量陷阱? 「5招」調整 健康又安全體能是精力管理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