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含雙酚A塑膠製品 勿用乾洗手清潔

 |2025.03.04
33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加州政府要求蘋果(Apple)官網販售的10款3C產品,須標示「致癌與生殖傷害」警語,這些產品包括行動電源、無線充電器、智慧手表充電座等,其中的有害物質則包括「雙酚A」(BPA)。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應減少接觸含BPA的塑膠製品,建議接觸信用卡等製品,記得洗手,但不要用含酒精乾洗手或酒精,研究發現,酒精會讓BPA吸收速度大增。

張家銘於臉書粉絲團發文指出,BPA主要用途是製造塑膠,特別是聚碳酸酯(PC)塑膠和環氧樹脂(Epoxy resin),這些材料耐用、透明、耐高溫,所以被廣泛用在3C產品外殼、鍵盤、信用卡、收據紙、食品罐頭內襯、醫療器材、建築材料等。

國內已要求感熱紙顯色劑不得含有雙酚A。但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只要手接觸含BPA收據5秒鐘,就會有大約1微克會沾在手指上。如果手是溼的、油的,吸收量還直接增加10倍,這些BPA不只是附著在皮膚表面,它會慢慢滲透進去,24小時內大約有25%能穿透皮膚,進入血液循環。

張家銘說,研究發現,BPA可能降低男性睪固酮,影響精子數量,導致不孕,對女性來說,可能干擾卵巢功能,甚至影響胎兒發育。如果孕婦長期接觸,未來孩子罹患內分泌相關疾病的風險可能會更高。

張家銘提醒,遠離BPA,應減少接觸含BPA的塑膠製品,特別是3C產品、信用卡、運動器材等,建議接觸收據、信用卡後,記得洗手,但千萬不要用酒精乾洗手,因研究發現,酒精會讓BPA吸收速度大增,建議用清水或肥皂洗手才安全,且避免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改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