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志揚
文/王志揚
初春,對我家而言,是久違的家族大團聚。在仁愛之家的庭院,爸爸面對來探望的弟弟、妹妹們,面容平靜、安然。
去年二月,爸爸無預警中風,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搏鬥,當時的我非常悲痛。我家原本有五人同住,十幾年前,太太、媽媽相繼去世。三年前,女兒到新竹念書,家裡剩下我和爸爸兩個人。當爸爸倒下,這個家頓時空蕩蕩,爸的房間再也沒有聲響。
爸爸三歲喪父,隨著祖母流浪當僕傭,小時候的吃穿永遠是主人家的剩衣剩食。後來祖母改嫁,生下許多弟妹,身為長兄的爸爸承擔家計,沒有機會上學。成長後遇到媽媽,媽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因家裡重男輕女也無緣於就學。媽媽感動於爸爸的善良、樸實又吃苦耐勞,毅然下嫁。爸媽婚後攜手打拚。白天,他們在環保局工作;傍晚,到海邊撿拾鐵塊賣錢。晚上則到廟口擺彈珠攤子。
爸媽都是善心的人,乞丐來乞討,從來不會空手而回。環保局的同事經常來家裡吃飯,媽媽總是熱情款待。爸媽退休後,都會到清水岩爬山,他們會自動打掃公廁,讓登山客有乾淨的廁所可用。
十幾年前,媽媽失智,常對照顧她的爸爸發脾氣,爸爸默默忍受;後來媽媽因病臥床,爸爸守護榻前,悉心照顧。即使媽媽去世多年,爸爸仍每日坐在媽媽遺照前,思念神傷。
爸爸中風造成記憶退化,常忘記前塵往事。但他仍會告訴我們:「你媽嫁給我很辛苦,要好好孝順她。」每次聽到這番話,我都會紅了眼眶。
我曾怨老天爺不公平!爸爸敦厚善良、一生勞苦,晚年卻中風失智,有家歸不得。但每次到安養院,看到爸爸活在自己的平靜世界裡,輕鬆地吃著東西、聊一些自己想像的話題,當下覺得,這可能是爸爸最無憂無慮的時刻。
幸與不幸,是旁人的詮釋。或許,遺忘,才是爸爸餘生的幸福。祈願爸爸此生都能平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