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稀土與大國博弈

 |2025.02.28
411觀看次
字級

美國和烏克蘭官員近日證實,兩國已就稀土協議達成共識。白宮並進一步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預計於本周五(二月二十八日)前往美國簽約。稀土合約將做為烏克蘭對美國在俄烏戰爭期間,對烏國財政及軍事支援的回報。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已持續超過三年,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積極介入下,近日出現停戰曙光。在美國與烏克蘭協商的過程中,一個新的議題躍上了國際政治舞台,那就是稀土資源如何開採與分配。

稀土是指蘊藏量比一般金屬稀少許多的金屬,目下共有十七種,用途非常廣泛,包括電動車、手機、磁鐵、風車、高鐵、醫學掃描機、雷射、光纖資料傳輸、銀行紙鈔防護層等,都必須使用稀土元素。在各國聚焦清潔能源的新經濟時代,稀土的需求正快速增加中。

稀土不僅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更高度牽涉國家安全。美國國防部相關資料顯示,製造每架F-35打擊戰鬥機,需要四百一十七公斤稀土;每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則需要二點四噸稀土材料。目前美、俄、中、歐等各大經濟體,都將稀土供應納入戰略規畫的一環。

美國地質調查局所發布的資料,中國大陸的稀土儲量為四千四百萬噸,占全球百分之四十;二○二三年的產量為二十四萬噸,高達全球的三分之二。中國稀土儲存量、開採量和加工製造量、相關專利技術的數量等,都是世界第一,由而主要工業國家都大量從中國大陸進口稀土及相關製品。

為回應快速升溫的美、歐對中貿易戰,中國大陸續推出數波限制稀土出口措施。二○二三年八月,對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和電動車的鎵、鍺兩種稀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十二月,將稀土相關技術納入《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為制裁美國軍工企業售台武器,二○二四年十月公布《稀土管理條例》,明定稀土為國家所有,並實施全產業鏈監管,以牢牢掌控這項戰略資源;二○二五年二月十九日公布《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的公開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收緊稀土的供應鏈管理。

美國為了打破對中國大陸稀土的依賴,二○二三年與也盛產稀土的蒙古簽訂礦產合作備忘錄,希望能從蒙古進口稀土產品。而蒙古地處內陸,出口必須借道中、俄,但據《稀土管理條例》,中國大陸可能以「不符合出口政策」,拒絕蒙古借道。

川普上任後積極尋求稀土的替代來源,急與烏克蘭簽訂協議,即是著眼於此。但烏克蘭稀土主要產區在已被俄羅斯占領的烏東地區;美國若真想取烏東稀土,主要協商對象是俄羅斯。普亭總統已表示,願與美國就稀土開採展開更多合作,但普亭也強調,稀土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以提升國際競爭力,意義重大,俄羅斯政府將會在稀土開採、加工、高科技成品方面加大投資力度,「提升產業的潛力」。換言之,俄羅斯並不想只是把稀土的礦產賣給美國,還希望藉此發展自己的相關產業。美、俄各有自己的「稀土算盤」,若再考量兩國與中國之間合縱連橫的競合關係,情況就更為複雜。

專家指出,工業的「糧食」是晶片,而工業的「維生素」則是稀土。台灣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製造基地,稀土也應列為國家戰略資源,但台灣沒有稀土的開採與及製造,只能依賴進口,因此對稀土爭奪戰所牽動的大國博弈,我方必須提高警覺、預為因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