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顆人造衛星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

文/國家實驗院 |2025.02.24
304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國家實驗院

福爾摩沙衛星一號(FORMOSAT-1)亦稱中華衛星一號(ROCSAT-1),為台灣發展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簡稱福衛一號。

守護台灣 關照全球



福衛一號於1999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成功,是一枚距離地球表面600公里的低軌道科學實驗衛星,約97分鐘繞行地球一圈,每日約6次對國內接收站傳輸所收集到的資料,國科會(2014年3月改制為科技部)為表現對第一枚衛星的重視,特別保了一億元的發射險(因為是由美國協助發射),如果衛星在發射過程中發生任何意外,最高將獲得保險公司2300萬美金,這枚衛星對台灣的意義重大,從衛星接收國變為衛星發送國,成為全球第33個擁有衛星的國家地區。

福衛一號總重401公斤,外形呈六角柱,直徑1.1公尺,高2.1公尺。太陽能板兩邊各5片展開,展長7.2公尺,兩軸轉動用以面向太陽。主體結構採用鋁,雖然有更輕、更堅固的碳纖維,但是成本高對於小型衛星來講,重量不會差太多,並且搭載了7個次系統(結構、推進、姿態控制、熱力控制、通訊、遙測與追蹤指令、電力),維持衛星的正常運作,像是當衛星偏離軌道時,姿態控制系統可以幫忙重回軌道;衛星有時向著太陽,有時背著太陽,溫差達300度,一天繞地球15圈,為了防止熱脹冷縮破壞科學實驗儀器及衛星設備,將會啟動熱力控制系統,定時加溫保護、降溫散熱;電力部分當面向陽光時,是經由太陽能電池提供,而背對太陽,則轉由鎳鎘電池供電,兩種電池交叉使用。

航向太空 看見台灣



福衛一號的任務壽命為2年,設計壽命為4年,實際運轉則近5年半,於2004年6月17日因為太陽感測器失效,造成衛星姿勢不對,導致太陽能電力不足失聯,結束其任務,正式功成身退,為福衛一號任務畫下句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