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愛倫
文/高愛倫
在重度憂鬱症時期,她打造有家但獨處的世界,完全反感社交性的人際交往,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體悟任何人都不宜老後孤僻,於是,又重新回到人群中,開始連結內心有想見欲望,也認為值得相見的朋友。
家住台南的陳昱綾因為任職旅行社,連著兩、三年為同鄉帶中秋月餅到瑞典,結果,認識了任職高科技業的先生,迄今定居瑞典二十四年了。
瑞典的夏天,晚上九點天黑,氣溫相當舒適,但是瑞典的冬天,長達四個月是在下午三點就變成「晚上」,如此的晝夜比例,很容易得憂鬱症,所以,無論如何,至少兩年,陳昱綾要在冬季時回台灣養氣,再心滿意足回到瑞典。
瑞典民風文化溫和,有一次火車站豪雨淹水,民眾居然前去游泳、划船,沒人抱怨,一般生活裡,人人都守秩序,不會指責哪個單位效率差。
瑞典每個家庭都喜歡閱讀。去瑞典家庭作客,會看到幾乎每一家都有書櫃陳設,看過的書都願意轉贈給二手書店,二手書店再以極低價格轉售出去,目的只是平衡水電費用,只要讓書繼續流通,盈利並不是首選。
陳昱綾說:「瑞典有八成以上的男性會樂器,手風琴、小提琴、鋼琴,是最常見的家庭樂器,他們在乎的不是名貴,而是一種能發揮合鳴想像力的生活品質。」
每年六月二十一至二十四日之間,會有一個瑞典日活動,這不是什麼豪華大慶典,而是突顯音樂在日常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通常一個老師在固定路線上邊走邊吹奏,而後,就有居民帶著自己的樂器陸陸續續加入,陣容可以多到二百餘人,不管領頭老師吹奏什麼,大家都可以跟上拍子,毫不突兀的像是經過綵排的交響樂團。
成年人跟父母居住的並不多,如果孩子二十歲想自立門戶遷出原生家庭,父母是不得拒絕要求的。這時的父母,通常會改換小房子居住,如果有能力多出一戶,就算出租,要經過社區管委會同意,並受限制,不可持續租給同一房客,避免衍生二房東機制,破壞管理品質。
瑞典和台灣的距離有多遠?從台灣飛八小時到杜拜,再從杜拜轉機八小時飛斯德哥爾摩。六十五歲的陳昱綾說:「不要去想全程飛航時間,一想,就真的出不了家門了。」
回台北時住背包客住的膠囊旅館,一晚平均一千四百元,一房四床,只要上網細心選擇,背包客的素質都很好,最有趣的是:「在這裡會遇到從世界各國來的中國人,久住國外的居住作息,讓我們習慣獨立,很少人會借住朋友家。」
女兒在小學追星時,從挪威追到芬蘭,念到大一,還追韓星到巴黎,緊張的媽媽,每天用手機定位追女兒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
就跟瑞典人喜歡閱讀一樣,陳昱綾展示張曼娟的書《天上有顆孤獨星》,她說:「這本書是高姐幫我買的,旅行時帶在身邊,好像多了一個談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