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感動最美 文/星雲大師 |2025.02.24 語音朗讀 8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人和人之間,不要對立、不要怨恨,要互相的感動。人在世間上,如果凡事多一些感動,會覺得人世間很美好。圖/123RF 我們看到人家在那裡哭了,他為什麼哭泣?他一定有什麼傷心、不如意的事情,令他難過而流淚;也有人看到好事、升官、發財讓他很感動。一個人心中難過痛苦流淚,也因為感動歡喜而流淚。人生當中會生起很多喜怒哀樂的情緒,最好的就是感動,感動最美。 圖/游智光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感動最美〉。 圖/佛光山法堂書記室提供 文/星雲大師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今天和各位要講的是「感動最美」。我們看到人家在那裡哭了,他為什麼哭泣?他一定有什麼傷心、不如意的事情,令他難過而流淚;也有人看到好事、升官、發財讓他很感動。一個人心中難過痛苦流淚,也因為感動歡喜而流淚。人生當中會生起很多喜怒哀樂的情緒,最好的就是感動,感動最美。我看到你受苦受難,我同情,我會感動;我羨慕你的毅力、勇敢,我會感動;我要祝福你的美好成就,我會很感動。總之一句,我為了你,我感動,要幫忙你。我感動就有力量,就有慈悲,就會發心,就會協助幫忙別人。我感動你的種種,而我自己本身也要給人家感動。我怎麼給人家感動?我從說一句很好的話,讓人聽了很感動;我一定發心做好事,讓人家看到了很感動;我一定幫人家的忙,救苦救難,讓人家很感動。因此,我們每一個人觸景生情、看到外境,都要激發心中的善心來感動,自己本人也要給人家感動。好人好事 成就美好世間在佛教裡有許多的詩偈,大家爭相傳誦,因為裡面的句子令人感動。例如李白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讓人感受到時間匆匆,每個人都要知道把握時間。又:「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讓人感動到父母年齡老大,孝順要即時。蘇東坡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不受外境的打擾,因此能安貧樂道活出精采的人生。如果這些詩句也感動了你,當下覺得人生能保有氣節,是多麼重要的事。無盡藏比丘尼的一首詩:「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讓人感受到一位禪者,為了心頭未悄然,願意走遍千山萬水,情願受千錘百鍊的歷練,終於有了「春在枝頭已十分」的覺悟。其實許多道理明明就在身邊,但是少了感動的過程,不易明白。佛陀在證道成佛的當下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如果感動了你,相信你的佛性會更加明亮,善根也會更加深厚。人與人之間最美的是感動來感動去,在家庭裡,對父母,我們做兒女的要孝順,要很感動於父母慈悲愛我。父母對兒女,看到我的兒女真孝順聽話,這父母也很感動。在這個世界上,我所交的朋友或來往的所有人等,他們給我很多感動,當然我也要讓他們感動。所以人和人之間,不要對立、不要怨恨,要互相的感動。覺得你很好,你很慈悲,你很有智慧,你很肯為人服務,你很有條件,讓我很感動。而我也因為感動而努力的跟著你學習,你說好話,我學習你說好話;你做好事,我也學習你做好事。人在世間上,如果凡事多一些感動,會覺得人世間很美好。有時候我們看電影電視裡面一些很好的情節,啊!我很感動!也許一生都忘不了。看到報紙上很多的好人好事,我感動,我也出錢來幫忙他。感動的心靈最柔軟,感動的世界很美麗,所以「感動最美」。祝福大家!真佛子佛弟子,就是信佛教的人都是佛陀的弟子。現在問你是不是「真佛子」呢?佛教有七種弟子叫「七眾弟子」,哪七眾呢?比丘,就是男子出家受具足戒叫比丘;比丘尼,女子出家受具足戒叫比丘尼;沙彌,小孩子還沒有長大,二十歲以前受沙彌十戒,男孩子叫沙彌,女孩子叫沙彌尼;在家學佛之士叫居士,就是在家裡學佛,不到寺廟來出家,通常是指正式受了皈依或加上五戒、菩薩戒,男居士叫優婆塞,女居士叫優婆夷;最後一個叫式叉摩那,就是有女孩子想要出家,要先在寺廟裡面帶髮修行一或兩年,習慣出家的生活及戒律,也是對曾經結婚的女子觀察是否懷孕,所以式叉摩那,又稱「學法女」,必須受六法戒以後才可以出家。所以七眾弟子誰是「真佛子」呢?比如,有些比丘的樣子,看起來像個出家人,但是他沒有真信佛教、行佛事,他寄佛偷生,這種不能說是「真佛子」,我們不常見到。比丘、比丘尼也好,沙彌、沙彌尼也好,甚至式叉摩那也好,所謂出家,有的人身出家心沒有出家;有的人心出家了,不過他現在家相,並沒有出家;也有的人身、心都不出家,不是佛教徒;有的人身、心都出家,那是真正的出家人。所以「真佛子」不在於出家或在家,只要你真正奉行佛法,明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受持三皈、五戒、菩薩戒,奉行十善、六度、四弘誓願,甚至向普賢菩薩學習勇敢的發願,一心朝向菩提大道努力,無論遭遇到什麼困境都有永不失望的信心道念,你只要能做到就是「真佛子」。正信護持 實踐六度 早年,我在宜蘭有好幾位義工菩薩,平時念佛、當義工,往生都十分瀟灑自在。其中有一位不識字的女居士,姓張單名肇,平日本分念佛,往生前一日特地廣邀親友前來話別,說要遠行。這位足不出戶的老菩薩,究竟要遠行到哪裡去呢?結果第二天往生了,原來他是要遠行到佛國淨土去了。這些「真佛子」,都令人十分的敬佩。這幾十年來,在台灣還有許許多多的法師、居士,也都是生死自在,甚至還留下了金剛不壞之身,供未來的佛子生起大信心,各個也都是「真佛子」。當然還有古今中外難以數計的「真佛子」,他們真修實證的榜樣,都是令人感佩的。希望我們所有的有緣人、佛光人,能做到佛光山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那就是「真佛子」;能踐行六度波羅蜜,是「真佛子」;對三寶的正信護持永不退失信心道念,是「真佛子」;歡喜發心到寺院做義工,沒有是非煩惱,是「真佛子」。所以做一位「真佛子」不難,大家只要發起清淨心都能成為「真佛子」。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①】《地藏經》中的地獄管理法 ⑥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人道到佛道 3-1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3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4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5如是說2025.07.0906【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7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8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96種常見濾心種類2025.07.0910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 4-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0》 第七章 推進佛教國際化的大幅拓展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④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③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4-3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 4-1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④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③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