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涅槃之後的境界 5-2

文/星雲大師 |2025.02.18
720觀看次
字級
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是常樂我淨的境界。圖為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十八羅漢園區。圖/人間社記者周云

文/星雲大師

(三)從涅槃的特性來解說

知道涅槃是什麼之後,再從各種的經典中,選取證悟涅槃的聖者對涅槃的描繪,來說明涅槃的十大特性:

1.涅槃如蓮花:蓮花在佛教裡被視為最潔淨的花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最足以代表君子的特質。它不能離開淤泥而生長,卻不被淤泥所染。涅槃也如蓮花一般,不為一切煩惱所汙染,不能遠離生死而證得。

2.涅槃如水:涅槃具有水的清涼性,能熄滅一切煩惱熱苦;涅槃具有水的止渴性,猶如雨澆旱土,能解除我們對愛欲的渴望。

3.涅槃如解毒藥:涅槃是一切被煩惱毒物所苦的眾生安養生息之處,猶如去除百病的甘露靈藥,能滅除世間一切苦惱病症。

4.涅槃如大海:大海對於一切屍骸沒有愛憎之念,涅槃也是一樣,遠離煩惱形骸,無所掛礙,這就是涅槃的「無愛憎」;大海浩瀚無際,沒有此岸彼岸之分,容納百川而不溢,涅槃廣大無邊,也能包容眾生而不壅塞。

大海澄清,是芸芸眾生的生長之地;涅槃無垢,能滅盡煩惱染汙,也是證得大自在,擁有大神力的大阿羅漢的安住處。

大海無法斗量,泛起朵朵浪花;涅槃也無法計度,綻生叢叢妙華,盛開出種種廣大、清淨、智慧的解脫之花。

5.涅槃如食物:食物能維持我們的生命,使身體強壯康健;證得涅槃的人也沒有老死,能享無量壽,使生命的光輝臻於永恆。

涵攝食物能增加體力,證得涅槃者,亦能增長神通力。

食物可以養顏滋容,使我們容光煥發,涅槃則能美化我們的道德容顏。

食物能解除飢餓衰弱,涅槃也能去除一切痛苦的飢餓、衰弱,鎮靜眾生的煩惱和憂慮。

6.涅槃如虛空:涅槃就像虛空,不生、不死、不老、不去,不被征服也不為盜賊所奪,更不被任何東西掛礙。所以涅槃的境界無邊無際,不住一處而遍於一切處,不依一物而為一切物所依,足以讓聖者自由自在行於其中。

7.涅槃如摩尼寶珠:涅槃就像摩尼寶珠,能放出美麗的光輝,使人人歡喜,滿足眾人的一切欲求。

8.涅槃如赤栴檀:赤栴檀是最希有難得的奇樹,涅槃如赤栴檀,擁有無與倫比的芬芳,能讓聖者也為之讚歎。

9.涅槃如醍醐:涅槃就像醍醐灌頂,具有道德的美麗光彩,有戒行的芬芳香氣,還有美味可口的滋味。

10.涅槃如山峰頂:涅槃又像高高聳立的山峰頂,在風雨飄搖中一樣卓然不動,任何的煩惱惡賊都難以攀登。峰頂上土質堅實,所有煩惱、痛苦的種子都不能生長,是完全脫離一切有漏汙染的境界。

(四)從涅槃的種類和層次來解說



涅槃有層次等級之分,如同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不同的階段,每個學習階段的境界也各不相同。以下把涅槃的種類,按照深淺的層次一一說明:

1.庸俗的涅槃:印度有一位外道,吃飽飯後,志得意滿的拍拍自己的肚子說:「這就是涅槃!」生病的人病好了之後享受安樂,說他涅槃了;窮苦的人撿到七寶財物,生活舒適起來,也說進入涅槃境了;膽小的人本來畏懼外緣,後來有所皈依而不怕了,也說是證得涅槃。像這種偏重飽食、健康、財富、依靠之類的涅槃,都是以滿足物欲享樂為主,談不上精神的不朽,是世俗境界的涅槃。

世俗的涅槃因為建立在變化不定的外緣上,所以隨時會消失,會有反效果,享有的時間也很短暫,這種庸俗的涅槃,不是真正的涅槃。

2.有餘依涅槃:庸俗的涅槃只是小學程度,有餘依涅槃則是中學水準的涅槃。在有餘依涅槃的境界裡,雖然還有肉體存在,仍有飢寒苦樂,可是,心性能斷盡一切煩惱,不受飢寒苦樂的影響,平靜安然面對人生世事,這就是有餘依涅槃。有餘依涅槃雖已破除我執、斷盡煩惱,但還不能真正進入無苦的天地,因為有身體存在,餓了要吃、冷了要穿,會疲勞、會老、會病,還不是完全究竟的涅槃。

但是能證入有餘依境界,就不會因身苦而引起憂愁煩惱等心苦,在證入法性時,也能體驗到不生不滅的法味。例如,佛陀的首座弟子大迦葉尊者,他雖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人,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大迦葉尊者奉佛陀的慈命,捧著佛陀的袈裟衣鉢,等到六十七億年以後,彌勒菩薩降生成佛,龍華三會時,把釋迦牟尼佛的衣鉢傳交給彌勒菩薩。幾十年前,英國的柏克森博士曾在印度的靈鷲山,遇見大迦葉尊者,並且皈依在他的座下。

還有,十八羅漢中的長眉羅漢,即《阿彌陀經》中的賓頭盧頗羅墮尊者,他奉了佛陀慈命,要在末法時期度化痴迷眾生。《高僧傳》裡,有東晉道安法師與長眉羅漢對答的記載。

3.無餘依涅槃:這種涅槃的境界是大學的階段。此時業報已盡,身體亦無,身與心的組合都離散了,不再引發新的身體、新的苦果,而能將自己的真如本性流露於造化之間,與萬事萬物合而為一,無跡可尋,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就是說明這種「通天人,合內外」的無餘依涅槃。

《增一阿含經》記載,通天梵志尊者證得神通,能一眼看出各人的宿命和造化,如果有人指著一堆死人的骸骨請他辨認,他能立刻斷知這是某人,死於某年某月,絲毫沒有差錯。有一次,佛陀指著一堆骷髏要他辨認,梵志凝神看了很久,卻看不出是誰,也不知死因及往生處所,佛陀對他開示:「這是已經證悟涅槃的人,他的精神已到無始無終、無內無外的光明世界,能夠無生無死,契理契機,橫遍十方,貫通法界;所以,你無法從他的骨灰中辨識其身分,他是東方世界普香山的南優陀延比丘。」可見,證得無餘依涅槃的阿羅漢,是無法從肉身滅處來指認的,因為他早就業盡報息,完全不受凡身牽繫掛礙了。

4.大涅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如來的法身。《勝鬘經》說:「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的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法華經論》闡釋涅槃說:「唯有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