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劉芳
圖/123RF
文/劉芳
媽媽算準時間,掀開蒸籠蓋。我們興奮地叫著,趕緊湊過去看看發粿開花了嗎?哇!好漂亮喔!每一個結實飽滿,花朵上均勻的花瓣,美極了!
桌上擺滿了剛出爐熱騰騰的發粿,個個完美無瑕,像極了朵朵盛開的花。姐妹們圍坐在圓桌旁,期待良久,準備品嘗今年的第一鍋發粿。我迫不及待的剝開一個還燙手的給大家鑑定,大夥兒吃了,頻頻點頭,讚不絕口,那鬆軟綿密的滋味果然一如從前,吃在嘴裡,甜在心裡。我原本一顆怕失敗而忐忑的心,也因為大家的肯定踏實多了。媽媽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一句「嗯,真好呷!」更讓我喜不自勝。
記得小時候,迎接過年的重頭戲,就是做粿,一來祭拜神明祖先,二來也可當正餐或點心。老媽有一身好本領,更有一雙巧手,各種做粿的方法都是按照她的祖傳祕方,及她特有的一套SOP。
我對發粿情有獨鍾,因此印象特別深刻。記憶中,純米先浸泡清水數小時,然後送到附近的碾米廠輾壓成「粿漿」,再加上麵粉及紅砂糖,還有關鍵的一點點發粉,充分攪拌到完全均勻。
在準備的同時,另一邊的大灶,先放好大蒸籠,柴火燒得很旺,蒸籠裡放滿了專用蒸發粿的碗,碗裡放了紅色的發粿紙。等到蒸籠熱度夠了,老媽就掀開蒸籠,平穩又熟練的將備好的粿漿舀到碗裡,蓋上蒸籠蓋,四周再鋪上一些毛巾,免得熱度蒸氣宣洩掉。此時的廚房熱鬧滾滾,我們幾個姐妹,就在這窄小的磚造廚房,邊嬉鬧邊等待,期待發粿出爐,便可以大快朵頤。
不久,媽媽算準時間,掀開蒸籠蓋。我們興奮地叫著,趕緊湊過去看看發粿開花了嗎?哇!好漂亮喔!每一個結實飽滿,花朵上均勻的花瓣,美極了!媽媽笑得合不攏嘴。但有一次卻不是如此順利,發粿竟然都塌塌的,個個像是打敗仗的士兵,無精打采的。媽媽一臉失望,連聲嘆氣。
我們都心知肚明,這發粿是否開花,象徵未來一年的家運,而今一朵花也沒有,這是不吉利的啊!無怪乎老媽愁容滿面,垂頭喪氣,不吭一聲。在一旁的我們,見此狀也噤若寒蟬。不開花的發粿只能作廢,不能祭祖拜神,丟掉又可惜,只好先祭我們的五臟廟。其實吃起來一樣美味,一樣Q彈,只是它為何不開花呢?
媽媽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力,再接再厲,平心靜氣地繼續第二回合,所有的過程重新來過一遍。不同的是把我們這些聒噪的孩童趕出專屬她的廚房。小小年紀的我們,只好一哄而散,逃之夭夭。
果然,第二籠發粿,不負眾望地個個盛開得像燦爛的花朵,老媽的心花也開了。眉開眼笑的說今年一定「發發發」,我們也跟著大聲歡呼!這比中愛國獎券還開心啊!從此以後,我們記取教訓,當老媽在蒸發粿的時候,我們絕不能靠近,不能在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會影響發粿的成敗。
如今老媽已是耄耋之年,沒有體力再像從前做粿了,但總還記掛著做粿的事,總是說:「自己家做粿,才有過年的年味。」我和姐妹們這些年秉持著這個信念,繼續堅持傳統,遵循古法,同心協力完成所有的粿。我就負責炊發粿,經過老媽的嚴格訓練,我現在可說是蒸發粿的半個接班人,能夠傳承這技藝,心裡有無上的光榮感及使命感。今年發粿仍然大成功,期盼著家中成員個個都像開花的發粿,健康平安,事業發達,蛇麼都順利!蛇麼攏賀!